首页/ 文学/ 散文随笔/ 我的阿勒泰(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同名影视剧原著)
散文随笔
我的阿勒泰(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同名影视剧原著)
作者:李娟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0章)
随感
  • 刘德娟 202202030945
    翻开《我的阿勒泰》,我仿佛踏入了一个纯净而温暖的世界,那里的一切都散发着质朴的光芒,让我沉浸其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阿勒泰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广袤无垠的草原像绿色的绒毯,巍峨的雪山闪耀着圣洁的光辉,澄澈的河流潺潺流淌。这般美景,让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己,也让我明白,大自然是最珍贵的宝藏,我们应心怀敬畏,用心守护。书中的人物更是鲜活生动,他们善良淳朴、热情好客。邻里间互帮互助,亲如一家,那浓浓的人情味,如冬日暖阳,温暖人心。主人公家虽生活简单,却充满欢乐,面对困难从不低头,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这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我们常常在忙碌中忽略身边的美好,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其实,幸福很简单,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珍惜眼前的一切,用心感受每一个瞬间,就能发现生活处处是风景。我会带着这份感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拥抱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 阳丽婷 202403080911
    《我的阿勒泰》观后感 《我的阿勒泰》像一帧帧流动的油画,将北疆草原的辽阔与细腻铺展在眼前。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只有风掠过戈壁的声响、羊群踏过草地的痕迹,以及李娟笔下那些在天地间生长的普通人。 书里的阿勒泰,是色彩的盛宴——盛夏的草原铺着无边的绿,秋日的胡杨燃着热烈的金,冬日的雪又裹着纯粹的白。但比风景更动人的,是这里的生活:牧民赶着牛羊追逐水草,母亲在毡房里揉着面团,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打闹,每一个场景都带着粗粝的生命力,却又满是温情。最触动我的,是它对“平凡”的敬畏。没有刻意美化,也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如实记录着人们与自然共生的日常:春天接羔时的忙碌,冬天转场时的艰辛,以及面对无常天气时的坦然。这份从容,恰是都市人久违的生活本真。看完这本书,心里像被风拂过般清爽。原来最动人的故事,从不在遥远的传奇里,而在每一个认真生活的日子里,在每一片滋养生命的土地上。
  • 看不动了
    读《我的阿勒泰》,像跟着李娟踩碎了北疆的雪。她写杂货店门口缩着脖子的哈萨克老人,裹着油光的旧皮袄,手里攥着半块馕;写冬夜里冻裂的水管,“砰”一声迸出冰碴子,溅在裤腿上凉得钻心;连风裹着沙粒砸在窗上的声音,都带着粗粝的温度——像有人隔着玻璃轻轻敲,又像旷野在低低哼。 没有刻意的“远方滤镜”,她只是蹲在生活里看:邻居送来的奶疙瘩粘牙,甜腥气裹着奶香糊满嘴角;赶羊时踩滑摔进雪窝子,爬起来头发梢都结了冰,却看见云缝里漏下的光,把雪照得晃眼;连孤独都裹着烟火气——不是文艺青年的“孤独”,是旷野里只有风声时,心里忽然长出的那点软,像揣了块温温的烤土豆。 合上书才觉出,她写的哪里是阿勒泰?是每个普通人都有的“边角生活”:细碎、莽撞,却在某个瞬间,被风擦亮成星星。就像她写“日子是熬出来的,也是嚼出来的”,嚼着嚼着,苦的涩的,都成了喉头那点暖,裹着烟火气,慢慢焐热了日子。
  • 夏梦瑶202402030852
    《我的阿勒泰》如同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北疆大地的壮阔与温柔。书中有阿勒泰人与生俱来的鲜活——他们策马扬鞭时的飒爽骑射,篝火旁酣畅淋漓的能歌善舞,将草原儿女的豪迈与热忱尽数铺展。更有李娟藏在文字肌理里的少女心事,细腻如晨光里的草叶露珠,纯粹又动人。那些日常琐碎里从不说“爱”,却在递一杯热茶、搭一次援手、候一场归期中,让爱意如星光般闪烁,于平淡中见深情。 感恩李娟以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质朴又灵动的笔触,将阿勒泰的广阔无垠、风土人情与人间烟火娓娓道来,为我们献上这般震撼心灵的作品。愿更多人循着文字而来,读懂阿勒泰的辽阔,铭记李娟的赤诚。 愿滴水泉的乡亲们能邂逅崭新机遇,日子越过越红火;愿每一个新春,阿勒泰的夜空都有绚烂烟花绽放,点亮人们眼底的期盼;愿蝗灾远离这片净土,让草原永远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愿欢乐的舞蹈永远在毡房前流转,马头琴的旋律永远在风中回荡;愿阿勒泰的孩子们在蓝天白云下健康成长,眼眸永远清澈明亮。 愿爱与健康常驻这片土地,温暖每一个晨昏。也盼着未来某一天,我能亲身踏上阿勒泰的草原,看雄鹰翱翔天际,听风声掠过旷野,与淳朴善良的阿勒泰人促膝长谈,把书中的向往,都变成触手可及的美好。
  • 谢显凤202303100130
    合上《我的阿勒泰》,心却像被阿勒泰的风灌满了,鼓胀着,非要奔向那片无垠的天地不可。那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远方,更是一种生命状态的极致向往——在那里,灵魂可以挣脱所有无形的绳索,自由地驰骋。 那自由,是能听见声音的。是风过耳畔的呼啸,是草丛簌簌的摩挲,是马蹄踏破寂静的脆响。你尽可以张开双臂,在绵延的绿坡上奔跑,跑进风的怀抱,也跑进云的影子里。身体里那些被城市规训已久的、关于矜持与体面的教条,在此刻都被甩在身后,碎成一地无用的尘埃。你只想做回一个纯粹的、会呼吸的生命体,像那只在夕阳下独自走向远方的骆驼,从容,且只忠于自己的方向。 李娟笔下那个蹲在溪边看河底石头的下午,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那种全然的“不受拘束”。时间不再是切割生命的刻度,而是像那条溪流,自然、丰盈地流淌着。你可以无所事事地“浪费”一整个白天,只为看清光如何穿透水面,将卵石上的纹路照得晶莹。这种“浪费”,在效率至上的世界里近乎一种奢侈的叛逆,但在阿勒泰的旷野里,它却是生命最本真的状态。 那是一种将身心全然交付给自然的信任与坦荡。城市里,我们被无数身份与责任包裹,像套着一层又一层的盔甲。而在那里,你可以将这身盔甲卸下,让旷野的风直接吹拂你的肌肤,让旷野的雨直接淋湿你的头发。你会感觉到一种原始的、粗粝的生机,从脚下的土地,从头顶的天空,源源不断地注入你的身体。 合上书,仿佛自己也刚从那片辽阔中归来,袖口还沾着牧草的清香,胸膛里还回荡着风的歌唱。那令人向往的,或许并非阿勒泰本身,而是那个能在风里自由奔跑的、不受拘束的自己。它提醒着我们,在灵魂深处,始终为这样一种野性、丰沛而自在的生命状态,保留着一片永不陷落的草原。
  • S137***296
    读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像被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包裹,让我这个常年被自卑与不安裹挟的人,忽然找到了喘息的缝隙。李娟笔下的阿勒泰没有华丽辞藻,只有草原的风、羊群的咩叫、母亲的炊烟,以及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她写在牧区迁徙时的狼狈,写与哈萨克族邻居的淳朴相处,写在孤独中与自然为伴的日常。那些看似平淡的瞬间,却藏着最动人的力量——没有攀比,没有评判,生命只是自在地生长。这让我想起自己总在意外界的目光,怕做得不够好,怕被人轻视,却在李娟的文字里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纯粹,不必活在他人的期待里。 书中的人们面对艰苦环境依然乐观,他们接纳生活的不完美,也接纳真实的自己。这让我开始反思,我的不安或许源于过度苛责自己。阿勒泰的草原教会李娟从容,也教会我:自卑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像草原上的野草一样,无论风雨,都努力扎根,自在生长。 合上书,仿佛闻到了阿勒泰的青草香。这本书就像一处心灵栖息地,让我明白,平凡的生活里也有力量,不完美的自己也值得被温柔以待。
  • 咖啡少糖
    李娟笔下的阿勒泰蒙着朦胧面纱,既有草原的洒脱奔放,又有江南的温柔缠绵。赏风吹过青草的气息仿佛透过纸面传来。 初读阿勒泰时总觉得遥不可及,直到跟着文字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店门。跟着少女作者、母亲和外婆,看她们在漏风的杂货铺里等待顾客。店主总能找出不营业的借口——或是在溪边浣衣,或是在草坡上晒太阳,任不同民族的客人自己称量商品。这飘着奶香的商铺里,连木柜台都浸透着散漫的快乐。最难忘那些热烈的聚会。白桦林间的空地上,哈萨克族人的歌声与星辰一同升起。冶金设计师醉倒在羊肚子菜汤的香气里,老骆驼客褪去凌厉的眉眼,簪着野花的姑娘们裙摆飞扬。没有电子屏冷光的夜晚,红柳枝燃烧的火星里映着最温暖的人间。 原以为描绘边陲的书应当沧桑沉重,却意外读见了生命本真的模样。当牧人把受伤的羊羔抱进帐篷取暖,当过路客在暴风雪里共尝最后一碗热茶,阿勒泰的冰雪里开出了最璀璨的花。 原来诗与远方,就在每个简简单单的善意里生长。
  • Radiant.
    《我的阿勒泰》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幽默的作品,作者李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风土人情。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质朴的真实。她写阿勒泰的山川河流,写那里的牧民生活,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每一个故事都像是身边发生的小事,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读这本书,仿佛走进了阿勒泰的广袤天地,与牧羊人一起在草原上漫步,听他们讲述古老的故事。李娟的文字就像是一杯淡淡的茶,初尝无味,却越品越香。她用幽默化解生活的艰辛,用温暖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本书就像是一股清流,让人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的另一种节奏。阿勒泰的风土人情在她的笔下变得鲜活起来,也让我对那片遥远的土地充满了向往。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到新疆,真真切切的去感受那里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 呼呼
    初读《我的阿勒泰》,仿佛被李娟的文字带到了那片广袤而澄澈的天地。戈壁滩上,风是自由的,云是流浪的,哈萨克牧民转场时扬起的尘土里,藏着千年不变的生存韧性。 书中最动人的,是那些微小而珍贵的瞬间——母亲在简陋杂货店里明亮的笑声,外婆在晨光中颤巍巍煮奶茶的背影。她们在粗粝环境中绽放的生命力,比阿勒泰的星空更璀璨。李娟不写苦难,只写生活本身蓬勃的美:融雪渗进干涸土地,新草破土而出,这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恰恰是最震撼的。 合上书,城市霓虹忽然变得遥远。那片土地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此纯粹——风雨不是风景,是生活;星空不是情调,是黑夜里的灯。这种本真的联结,或许正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深的乡愁。 李娟让我们看见,在物质最贫瘠处,精神可以如此丰盈。她的阿勒泰,最终成了每个读者心中关于自由与纯净的乌托邦,提醒着在喧嚣中奔走的人们:生命原本可以有另一种朴素的、坚实的模样。
  • 金秋河
    原著记录了作者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和感悟。作者用她独特的视角和清新的文字,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能看到一个遥远而又真切、粗莎中带着细腻的阿勒泰,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和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