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诗话中国历史
文学
诗话中国历史
作者:蔡新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06章)
每篇诗歌后面都有数百字的注解,使读者在吟诵一首诗歌的同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一些基本了解。

【简介】《诗话中国历史》按照时间顺序,从中国历史文化的角度,吟咏了商汤革命至近代中国3000多年来的100个历史人物和50件历史大事,以及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50项中国文化、自然遗产。本书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对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和彪炳千秋的人物,以及文化自然遗产进行凝练和书写。每篇诗歌后面都有数百字的注解,使读者在吟诵诗歌的同时,对吟咏对象的情况有一些基本了解。本书兼具可读性和普及性,可以使广大读者用较短的时间,在不大的篇幅中初步理清中国历史的脉络,大致掌握中国历史的概貌,了解中国的文化,并能激发读者更深入地探寻中国历史、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

随感
  • 罗雪梅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中万千世界值得我们细细评味
  • 孙娜+22431400455
    知我之人谓我忧, 不知我者谓何求?
  • 谢宇航 20240604075
    《诗话中国历史》一诗为为脉络,联结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以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描述,使历史读起来生动有趣。
  • S131***117
    一本兼具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作品,它以独特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是值得推荐的一本历史读物
  • S131***759
    本书以词语为解剖刀,划开了历史书写的光滑表皮。这部作品最珍贵的不是对历史事件的复述,而是展现了词语如何成为权力博弈的场域——某些词汇被刻意擦亮,而另一些则被打入冷宫。作者带领我们窥见历史编纂背后的修辞政治,那些被不同时代反复改写的关键词,恰似地层中的化石,保存着意识形态变动的痕迹。当"革命"、"人民"、"现代"等词汇在不同语境中变换其内涵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语言的漂移,更是历史认知权力的争夺。这种词语考古学启示我们:历史真相或许永远无法被纯粹呈现,但通过追踪词语的变迁,我们至少能够识破那些被自然化的历史叙事,在话语的裂缝中寻找被掩埋的历史可能性。
  • S131***069
    绛侯周勃,汉初功臣。他质朴刚强,随刘邦征战,屡立战功;诸吕乱政时,又挺身而出,安刘兴汉。其一生跌宕,既显军事之勇,又彰护国之忠。他的经历启示我们,坚守忠诚与担当,在风云变幻中,亦能铸就非凡功绩。
  • S131***726
    《诗话中国历史》以诗为笔,以史为墨,用七言律诗串联起中华文明脉络。书中既勾勒武王克商、康乾盛世等重大历史节点,也刻画孔子、岳飞等百位风云人物,更将长城、莫高窟等世界遗产融入诗行。诗有史魂,史蕴诗心,在平仄韵律间展现历史兴衰,于字里行间传递文化厚度。配备的注释让读者更能理解文章,为读者打开一扇兼具文学美感与历史纵深的独特窗口。
  • S131***631
    书中对百位历史人物的刻画,更是让那些原本只存在于史书中的形象鲜活起来。周公辅政的贤能,孔子周游列国、传道授业的执着,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雄图霸业,汉武帝开疆拓土、扬威异域的豪迈,都在作者的笔下一一重现。写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天下之忧吾先忧,文正风范耀千秋。高居庙堂忧民苦,远在江湖念金瓯”,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穿越千年,依然震撼人心;写苏东坡的豁达乐观“兴至怀古临赤壁,闲来种竹上东坡”,一个洒脱自在、笑对风雨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了东坡居士在坎坷人生中,始终保持着的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从容 。
  • S131***088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我国历史文化的兴衰,让我见识到了各代君王的时代,看到了,当时才人济济,但有些却不能得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 S130***846
    诗话中国历史》是一本兼具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作品,它以独特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是值得推荐的一本历史读物[^25^]。
同类书籍推荐
  • 唐诗三百首
    顾青
  • 古诗源
    沈德潜
  • 蒋勋说唐诗
    蒋勋
  • 全唐诗(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组推荐)
    阅览文化
  • 诗经
    佚名
  • 火车快开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