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科学/ 社会学/ 乡土中国
社会学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7章)
社会学经典著作

【简介】“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的著名著作之一,作者尝试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进行深层剖析,深入浅出地讨论了结构之构成、功能、运行体系等等,展现了社会结构是如何支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本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但是所蕴含之道理发人深省,时至今日仍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社会学著作。

随感
  • S131***646
    体系完善
  • 哈哈哈
    名实分离在春节返乡时格外刺眼,表弟用直播祭祖遭长辈训斥,镜头里的香火与手机屏幕,照见乡土中国的双重面孔。
  • S131***161
    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精准地概括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特点,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网络,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 S131***161
    费孝通运用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描绘出一幅鲜活的乡村画卷。读者仿佛置身于乡村之中,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气息和农民的喜怒哀乐。
  • 许源
    阅读《乡土中国》,费孝通笔下“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等概念,像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中国社会的深层肌理。以土地为根、血缘为纽带的乡土社会,孕育出独特的礼治秩序和人际关系模式。在当下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这些文化基因虽面临冲击,却也在解构与重构中不断新生。读懂乡土中国,方能在时代浪潮里,牢牢握住文化自信的根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 S132***216
    阅读《乡土中国》,费孝通笔下“乡土本色”“差序格局”等概念,像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中国社会的深层肌理。以土地为根、血缘为纽带的乡土社会,孕育出独特的礼治秩序和人际关系模式。在当下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这些文化基因虽面临冲击,却也在解构与重构中不断新生。读懂乡土中国,方能在时代浪潮里,牢牢握住文化自信的根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 S132***844
    《乡土中国》以笔为犁,剖开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壤,让那些深植于血脉的‘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在理性的阳光下生根抽枝——这不仅是社会学的解剖图,更是一卷饱蘸泥土与晨露的华夏精神族谱。
  • S132***511
    《乡土中国》是一部既具有学术价值,又能为普通读者所理解和接受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对于社会学研究者,还是对中国社会文化感兴趣的大众,这本书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并思考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搞清楚‘乡土社会’,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中国社会。”
  • S131***718
    翻开《乡土中国》,犹如打开一扇通往中国社会深层结构的门扉。费孝通先生以质朴而深邃的笔触,勾勒出乡土社会独特的"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揭示了中国人行为逻辑的文化基因。那些看似陈旧的乡土规则,实则是理解现代中国的钥匙。在城市化狂飙突进的今天,我们依然能从乡土中国的智慧中汲取养分——对人际关系的细腻把握,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对集体利益的天然认同。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社会学经典,更是一面映照民族心灵的镜子,提醒我们在追逐现代化的同时,莫要遗忘文化血脉中的精神原乡。
  • S130***062
    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在乡土社会被赋予农耕色彩。北方祭灶祈求丰收,南方赛龙舟祈福雨水,西部那达慕大会庆祝牧业兴旺 。这些习俗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是生产生活的周期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