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外国小说/ 红与黑
外国小说
红与黑
作者:斯当达、罗新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81章)

【简介】《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个人与社会间的对抗是《红与黑》的中心主题。 一个出身低微的木匠儿子于连,喜爱读书,不爱做力气活,在他的那个社会阶层里,他是异类。他心比天高,野心勃勃,视拿破仑为人生偶像,希望有朝一日跻身上流社会。面对现实桎梏,他选择进入教会、通过攀附富贵女人这些自己曾鄙夷的手段来实现野心。他拼了命努力,结局是否会如他所愿? 红色理想与黑色现实的对抗,极致的自卑与自尊、正直和伪善,如何选择,如何坚持,拷问着世界上的每一个“于连”。

随感
  • S137***959
    读第十一章到第十二章有感.于连在神学院的挣扎极具张力,虚伪的教义与他内心的野心、自尊激烈碰撞。彼拉神甫的赏识与教会的压抑形成鲜明对比,暴露了宗教外衣下的权力博弈。这两章让我看清,于连的“红”是不甘平庸的热血,“黑”是适配环境的伪装。在扭曲的环境中,坚守本心何其艰难,而于连的妥协与挣扎,正是时代小人物命运的真实写照。
  • S137***959
    读第八章第十章有感:于连的野心与敏感展露无遗。他在神学院的压抑环境中步步为营,既要应对彼拉神甫的审视,又要抵御同窗的嫉妒与算计。他用虚伪伪装虔诚,却难掩对阶层跨越的渴望。这让我看清,时代枷锁下,底层青年的挣扎常裹挟着扭曲的选择。于连的挣扎既是个人悲剧的伏笔,也折射出等级社会对人性的碾压,令人唏嘘。
  • S137***706
    《红与黑》作为司汤达的经典之作,其魅力穿越两个世纪依然熠熠生辉。这部小说通过于连·索雷尔的命运轨迹,不仅展现了一个人的奋斗与毁灭,更是一面照向社会与人性的多棱镜。
  • S137***959
    读第六章和第七章有感。于连的野心与挣扎极具张力。他借《圣经》伪装自己,却难掩对阶层跨越的渴望,与德·雷纳尔夫人的周旋更显其敏感与算计。两人间微妙的情感拉扯,既暴露了贵族阶层的虚伪,也折射出于连在尊严与欲望间的摇摆。作者以细腻笔触刻画人性困境,让人窥见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无奈与野心,引人深思。
  • S137***959
    于连出身底层却不甘平庸,痴迷读书又暗藏野心。他拒绝父亲安排的铁匠营生,凭借拉丁文功底获聘家庭教师,既显露对阶层跨越的渴望,也藏着对现实的叛逆。司汤达以简洁笔触,铺陈出19世纪法国的等级壁垒,于连的挣扎与选择,已埋下悲剧伏笔,让人窥见底层者向上攀爬的艰难与人性的复杂。
  • S137***494
    司汤达笔下的于连,像一柄淬了火的剑,在“红”与“黑”的裂隙中挣扎。“红”是拿破仑时代的激情与理想,是他对阶层跨越的炽热渴望;“黑”是教会的禁欲长袍,是贵族社会虚伪的规则。他用拉丁文背诵《圣经》伪装虔诚,却在心底燃烧着征服世界的野心,这种撕裂感恰是人性最锋利的解剖刀。 当于连在德·雷纳尔夫人的窗前颤抖,当他在巴黎沙龙里周旋于虚伪,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被时代碾压的孤勇者。他的悲剧不在于“野心”,而在于他试图用世俗的成功证明灵魂的高贵——就像用黑布丈量火焰的温度,最终被两者同时吞噬。 合上书页,那句“真实,严酷的真实”仍在回响。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红与黑的战场,重要的不是选择哪一方,而是能否在厮杀中守住自己的颜色。
  • S137***656
    好看
  • S138***921
    燃烧与埋葬:于连·索雷尔的两重生命 司汤达笔下的于连·索雷尔,是红与黑的交织体——红是激情的血性,是拿破仑时代的英雄梦想;黑是教袍的伪善,是复辟时期必须佩戴的面具。 这个木匠的儿子,拥有敏锐的头脑和强烈的自尊,却只能通过伪装来实现阶级跨越。于连的悲剧在于,他始终在两个世界间挣扎:他渴望成为红色英雄,却不得不穿上黑色教袍;他追求真诚的爱情,却将爱情当作复仇和征服的工具。 当他最终在法庭上撕下伪装,坦诚自己的内心时,这个一直活在矛盾中的人物才获得了短暂的统一。他拒绝向这个他鄙视的社会乞求宽恕,选择了以死亡来完成最后的反抗。 于连的故事不仅是19世纪法国社会的缩影,更是每个不甘平庸却又不得不妥协的现代人的写照。我们何尝不都是在理想与现实、真诚与功利之间寻找平衡的于连?
  • S138***706
    读《红与黑》这段,于连的“虚伪手段”竟裹着少年心事。孩童时见龙骑兵的白大氅,便疯魔了当兵梦,后来却要靠伪装向上爬。这虚伪哪是天生?是底层青年在阶层壁垒前,把理想折成的生存利器。礼拜堂的忏悔,更像对自己的妥协——既想守住那点少年热望,又不得不向现实躬身。这拧巴,才是野心家最真实的狼狈。
  • S137***517
    他没有真爱,只是想征服一座又一座高山,市长夫人和玛蒂尔德小姐都是他证明自己聪明和魅力的证据。市长夫人因为嫉妒写举报信想毁了他,他因为爱她,来到她身边举枪射击她肩膀,告诉她不用写举报信,他可以为了她亲自毁了自己。射击肩膀路易斯不会死,但于连射击贵族没有意外的话必死。
同类书籍推荐
  • 悉达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代表作)
    (德)赫尔曼·黑塞
  • 世纪三部曲(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全9册)
    肯·福莱特
  • 撒旦探戈(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
  • 坏牙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