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名家作品/ 尘埃落定
名家作品
尘埃落定
作者:阿来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65章)
连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重量级作家阿来 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 以一个有先知先觉能力的傻子少爷的视角,讲述雪域高原上最后一个土司家族的崩溃。 阿来获得茅盾文学奖二十年之际,推出全新定稿版

【简介】《尘埃落定》是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极高的重量级作家阿来的长篇代表作,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也是当代中国文坛畅销不衰的经典之作。在小说中,一个声势显赫的藏族老麦其土司,在酒后和汉族太太生了一个傻瓜儿子。这个人人都认定的傻子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却有着超越时代的预感能力和举止。在其他土司遍种罂粟时,傻子少爷突然建议改种麦子,结果鸦片供过于求,无人问津,大批饥民投奔麦其麾下,麦其家族的领地和人口达到空前的规模,傻子少爷也因此而娶到了美貌的妻子塔娜,并开辟了康巴地区第一个边贸集市。然而当傻子少爷回到麦其土司官寨后,一场家族内部关于继承权的腥风血雨却悄然拉开了帷幕……

随感
  • S138***661
    合上书页,《尘埃落定》的余韵仍在心头盘旋。阿来笔下的土司世界,如一幅浓墨重彩的藏地画卷,在权力的更迭与时代的浪潮中缓缓铺展,最终归于沉寂。那个被视为“傻子”的二少爷,以最纯粹的视角,见证了土司制度的盛极而衰,也看清了人性的贪婪与温情。 他的“傻”,是洞悉一切的通透,是不被权力裹挟的清醒。当所有精明人都在为土地、财富、权力争得头破血流时,唯有他置身事外,却在不经意间成为命运的旁观者与记录者。故事的结局,尘埃落定,土司们的辉煌烟消云散,曾经的恩怨情仇也随历史的长河远去,只剩无尽的怅惘与释然。 这让我明白,世间万物皆有定数,繁华终会落幕,唯有内心的平静与善良,才能在无常的世事中找到归宿。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在纷繁复杂中,寻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尘埃落定”。
  • S138***602
    有个喇嘛曾经对我说:雪山栅栏中居住的藏族人,面对罪恶时是非不分就像沉默的汉族人;而在没有什么欢乐可言时,却显得那么欢乐又像印度人。
  • S137***656
    好看
  • S137***729
    《尘埃落定》开篇便勾勒出独特的藏地世界,傻子少爷的视角天真又通透,将土司家族的权力、欲望与藏地风情交织呈现。麦其土司的威严、太太的精明,还有边境贸易的暗流涌动,都在简洁的文字中铺展开来。 最动人的是文字里的宿命感,傻子少爷看似懵懂,却总能窥见事物本质,那些关于聪明与愚笨、权力与虚无的思考,在前三章已埋下伏笔。藏地的草原、碉楼与人物的命运相互映衬,读来既有异域风情的新鲜感,又有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层触动,让人忍不住想探寻后续尘埃如何落定。
  • S137***469
    然而,“落定”真的意味着一切的终结吗?我想并非全然如此。尘埃落定之后,世界会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所有的阴谋、爱恨、荣耀与耻辱,都随着那一“落”而找到了各自的归宿,不再悬浮,不再扰攘。这是一种大洗刷,大宁静。就像一片刚刚经历过狂风暴雨的天地,万物凋零,泥泞不堪,但空气却被洗得透明,天地间豁然开朗,你可以看得极远,一直看到地平线的尽头。这种“落定”,是一种残酷的总结,也是一种慈悲的给予。
  • S137***469
    聪明”与“愚蠢”的边界在此模糊。当“聪明人”在权力、欲望的泥沼中挣扎时,恰恰是这位“傻子”,常常道出事物最本质的真相。 · 他那句 “我在哪里?”“我是谁?” 的追问,超越了身份的困惑,直指人类永恒的生存之问。在一个稳固的世界崩塌时,这种迷茫感尤为尖锐。 这种视角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究竟谁更清醒? 是那些自诩精明、却在历史的洪流中徒劳挣扎的“聪明人”,还是这个看似懵懂、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惊人选择的“傻子”?
  • S137***619
    人心里的那些念想,那些纠葛,那些悬而未决的期待与怕,不也正是这样一场纷纷扬扬的尘埃么?我们总盼着一切能有个决断,能“尘埃落定”,好像那样便能得一方的清净,一番新的天地。
  • S137***469
    · 独特的"傻子"视角与深刻主题:"傻子"少爷的视角是关键。这种"傻"让他常常直指事物本质,其言行也促使读者反思"聪明"与"愚蠢"的真正界限,并深入感受作品对权力、欲望、人性的探讨以及在大时代变迁中个体命运的无常与宿命感。 · 深厚的藏族文化底蕴与诗性语言:小说蕴含了丰厚的藏族文化意蕴。阿来笔下的藏族世界,对许多读者而言既神秘又新鲜。同时,小说的语言被广泛赞誉,轻巧而富有魅力,充满灵动的诗意。 · 史诗感与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尘埃落定》以其对一个时代终结的描绘,被誉为一部藏族史诗。同时,小说带有一层清淡的魔幻色彩,这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也让人联想到马尔克斯等文学大师的笔法。
  • S137***469
    小说的精魂,系于那个“傻子”二少爷。众人眼中,他是混沌懵懂的呆子;命运场上,他却成了最冷峻的预言家。他的“傻”,恰是一面擦得雪亮的镜子,照见了周围“聪明人”在权力漩涡中的贪婪、算计与疯狂。当所有人都在为近处的权与利奔忙时,唯有他这个“傻子”,望见了土司制度那座华丽棺木上,已然爬满了历史的霉斑,听到了远方的炮声正为旧时代敲响丧钟。他的成功,是对“聪明”最辛辣的反讽——在时代巨变的前夜,固守旧逻辑的“精明”才是真正的愚蠢,而拥抱直觉、顺应潮流的“痴傻”,反而成了大智慧。
  • S137***469
    书中鲜活的群像为这段历史注入了血肉。土司夫人的隐忍与算计,塔娜在爱情与自我间的摇摆,卓玛从侍女到厨娘的命运沉浮,还有为信仰不惧割舌的书记官、指引方向却不幸殒命的叔叔,每个人物都在时代的枷锁中演绎着生存的逻辑。他们的选择或无奈或主动,却都难逃土司制度覆灭的终局,这种个体命运与历史必然的交织,更显宿命的沉重。塔娜在原著中主动选择逃离的真实刻画,相较于影视化的美化,更添一份爱情破灭与人性复杂的悲壮感,也让“尘埃落定”的结局更具震撼力。
同类书籍推荐
  •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
  •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
    丰子恺
  • 朝花夕拾(精品公版)
    鲁迅
  • 狂人日记(精品公版)
    鲁迅
  • 东周列国志(精品公版)
    冯梦龙
  • 世界在前进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