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 考试学习/ 红楼梦
考试学习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58章)

【简介】《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同时,作者以梦幻作为小说缘起,又以梦幻作为故事归结,并在文中时时强化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观念,流露出了作者强烈的宿命论和虚无主义色彩。

展开
随感
  • S130***533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没有诗酒风华,只有底层人向豪门求助的“实在”。她不是来攀亲的,是“因这年秋尽冬初,家中冬事未办”,才硬着头皮找“连影儿也不知道”的王家——这份“不绕弯子”的直白,反倒成了这场戏最动人的底色,没有豪门间的虚与委蛇,只有小人物为生计奔波的坦诚。
  • S136***614
    这本红楼梦是众多著名学者改编原著创作出的适合儿童看的书,语言通俗易懂,少了古文的难解,让我感觉读起来很流畅。读了序言,我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原因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再读到宝玉和黛玉初见,脑海中逐渐浮现之前看红楼梦电视剧的回忆,再次感到经典的魅力。
  • S136***552
    再读《红楼梦》中“黛玉进贾府”这一章节,我还是会被贾府规模庞大而震惊,它就像是一座城,在那个时代封建阶级下,贾府算是上上等阶级,就算是从实力经济不差的林家来的,作为贾母外甥女的黛玉都不能从正门进入贾府,但书里侧门的描写也足以算豪华,从进入贾府地区开始,曹雪芹先生对贾府的描写无一不细致,从正面描写到侧面描写,大到整个地区的描述,小到每个建筑上的装饰,贾府的辉煌腾达便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面前,我似置身于贾府,清晰深刻的感受到上等阶级的奢华,也更清楚的感受到了贾府当时的实力,这也与之后贾府没落形成鲜明对比。
  • S130***533
    读《红楼梦》,最动人心的从不是宝黛爱情的缠绵,而是藏在“热闹”里的“悲凉”——元宵夜的灯火、诗社的雅兴、宴席上的笑语,都像预先写好的结局,再盛的繁华,终会被“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宿命裹住。 最让人怅然的,是书中对“失去”的温柔书写。不是激烈的破碎,而是一点点被磨掉的美好:宝玉从“混世魔王”到出家的顿悟,大观园从“花柳繁华地”到荒草丛生,连一碗茶、一首诗、一次笑谈,都成了后来回忆里的刺。它让我们明白,世间所有“圆满”本就短暂,能留住的,或许只有对“曾经拥有”的温柔记得。
  • S136***552
    继高考后,我重拾书籍,展开了阅读之旅,我毅然选择了《红楼梦》,我会为开头里曹雪芹先生给每个人物写下的判词的简洁明了而惊叹,也会因判词的决绝和悲惨而惋惜,在看到“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章节里,我不仅真切体会到了封建阶级下的等级制度,也感受到了人情冷暖,同时也“看”到了里面埋下的人物命运。总之,红楼梦值得我反复阅读欣赏
  • 幼托2402班刘爱玲
    终究是梦一场下午看着的时候打了个盹儿 ,也是一番美梦,却也不记得了
  • S130***533
    《红楼梦》是一部用繁华织就的悲剧谶语,大观园的亭台水榭间,藏着封建末世的宿命困局。宝玉的“乖僻邪谬”,是对礼教桎梏的本能挣脱;黛玉的“孤高自许”,是灵魂不与世俗妥协的清瘦姿态,二人“木石前盟”的痴念,本就是与时代相悖的幻梦。 书中每一处热闹都暗伏凉薄:元宵夜的灯火映着日后抄家的凄凉,螃蟹宴的欢笑衬着金陵十二钗的薄命判词。曹雪芹以“满纸荒唐言”解构了“盛世”的虚妄,用鲜活生命的凋零,撕开了封建家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体面。 合卷时方知,这部书从不是写情爱悲欢,而是借一座园子、一群人的兴衰,道尽人类对永恒的渴望与现实无常的永恒矛盾,字字皆是对生命本质的叩问。
  • S130***533
    生命的童年是无比美妙的,也是必须栽培的
  • S136***958
    此刻重读红楼不再像高中时读得那么单纯,以前感叹贾府荣华富贵,现今感慨宝玉亲眼目睹贾府衰落又无能为力的无奈,正如我们无法阻止不幸发生在我们身边
  • S130***533
    《红楼梦》觉人物命运如雾中花,叹繁华盛景下命运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