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 西方哲学/ 快乐主义
西方哲学
快乐主义
作者:伊壁鸠鲁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9章)

【简介】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哲学箴言录。伊壁鸠鲁派哲学,是以快乐为终极目标的哲学。为了让人时时保持内心安宁,伊壁鸠鲁提倡过一种简单快乐、有所节制的生活。很多人将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等同于“享乐主义”,其实是一种很深的误解。实际上,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刺激和放纵,而是身心无痛苦的平和状态;而且这种快乐建立在理性思考、消除错误观念的基础上。他主张过一种平静无忧、清醒自由的生活,以理性驾驭欲望,以知识消除恐惧,从简朴中培养满足感,从友谊中收获安全感。

随感
  • S138***625
    真正的快乐主义,不在远求。 是午后那杯茶温润的暖意,是读到恰好一句诗的会心,是夜雨敲窗时无端的安宁。它不张扬,却让平凡的日子发着微光。 快乐原是细碎的,如溪中金沙,须得静心,才捞得一把。当下即是,何须跋涉。
  • S137***791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常被误解为纵欲的享乐主义,实则是清醒而克制的智慧。他所说的快乐,并非声色犬马的狂欢,而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这种快乐需要在欲望的减法中获得——戒除多余之物,安于简朴生活,享受思想交流与友谊温暖。 现代人被消费主义与成功学绑架,不断追逐虚幻的满足,内心却日益焦虑。伊壁鸠鲁早已洞见:真正的幸福不在堆积,而在简化。一瓢饮、一箪食、三五知己,足矣。他的花园里没有珍馐美酒,却有心灵真正的安宁。 这启示我们:快乐非向外索求,而是向内构筑的清明状态。当灵魂摆脱恐惧与虚妄,即使粗茶淡饭,亦能品味生命本身的甘美。
  • S137***791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从非世俗的声色犬马,而是指向心灵的宁静与无扰。他认为真正的快乐源于摆脱恐惧、欲望的节制与挚友相伴,而非追逐转瞬即逝的感官刺激。这是一种向内求索的智慧:不被名利绑架,不被焦虑裹挟,在简单的生活中寻得安稳。它提醒我们,快乐不是拥有更多,而是需求更少;不是向外攀附,而是向内扎根。在快节奏的当下,这份古老的哲学恰是一剂解药,让我们在喧嚣中守住内心的平和,在朴素中感知生活的本真。
  • S137***877
    关于“神”的那段很戳人:多数人总把自己的好恶、道德绑在信仰上,让“神”成了自我的影子,反而离本真的敬畏越来越远。其实不管信仰什么,内核该是“接纳”而非“偏执”。 而对死亡的解读更像解药:我们怕的从不是死亡本身,是“终将失去”的焦虑。可若想通“死亡是感知的消散”,活着时便不必困在“怕失去”里,反而能踏实抓牢当下的真切。 这哪里是讲哲学,是教我们把心从“拧巴”里摘出来——不偏执、不焦虑,好好接住此刻的生活,就是最实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