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记/ 人物传记/ 苏东坡传
人物传记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6章)

【简介】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也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随感
  • S137***927
    虽然才华横溢,但为官仕途却不如学识上顺利。为人耿直,嫉恶如仇既是他的优点,却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别人攻击他的方面。形形色色的朋友不一定都能相信,而东坡有妻如此也为其发展作了一定铺垫。在政治的风雨中,即使是挚友,也没办法站在一边,但不管怎么样,都是为了朝代发展,国家强盛。
  • S137***522
    俗话说,一个作家对他笔下的角色的情感可以从读者的反应看出来,因为我们是通过作者的视角看到这个角色的,作者眼中的角色是什么样,我们看到的角色就是什么样。我看到这本书的前两章时,能很明显的感受到作者对苏东坡的喜爱程度,她用尽一切赞美之词去形容苏东坡,通过她的形容,玩看到了一个完美的,意气风发的苏轼
  • S137***303
    杰作之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所淹没,甚至历久而弥新,必然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自肺腑的“真纯”,就犹如宝石之不怕试验,真金之不怕火炼。苏东坡写信给谢民师时说:“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论贵贱也。”
  • S137***810
    读第六,七,八章,王安石屡次婉拒高官厚禄,这番姿态反而抬升了他的声望。他不仅是文坛巨匠,更是实干家。在地方任上,他修水利、办学校、推行青苗贷款,将胸中韬略一一落地,展现出卓越的经世之才
  • S137***087
    读了第一章,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鲜活立体,从家世背景展示其随性底色,字里行间满是对他才情与人格的欣赏,为全书奠定了感情基调
  • S137***621
    读《苏东坡传》11-13章感悟 这三章中,苏东坡在宦海沉浮里更显真性情。他被贬却不沉沦,在地方任上修水利、减赋税,把民生疾苦放在心间;即便处境困顿,仍以诗文书画寄情,笔下既有“大江东去”的旷达,也有对日常烟火的细腻描摹。他不迎合权贵,坚守本心,这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恰是困境中最动人的力量——真正的成熟,从不是向现实妥协,而是在起落中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责任的担当。
  • S137***哈哈
    提起苏东坡,大家一定能想到他的诗词,写勇气,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写珍惜当下,他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写思念他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写人生感悟他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写豁达他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S137***852
    他总在深夜江边醒来,带着酒气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怅然。可天亮后,他又兴致勃勃地去修堤坝、找荔枝、与农夫说笑。原来他的旷达,不是没有迷茫与叹息,而是允许自己低落,却从不被其淹没。那江上的明月,照着他的失意,也照着他将失意点化成诗的魔法。
  • S137***872
    林语堂笔下的苏轼,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他乐观豁达,总能在逆境中寻得生活乐趣。无论是诗词书画还是美食哲学,都展现了他丰盈的内心世界。
  • S137***374
    《苏东坡传》第二章,写他年少出川,意气风发。父子三人同榜应试,真当得上一句“一门父子三词客”的盛赞。这般开局,恰似朝阳初升,万丈光芒尚未到来,却已注定不凡。读至此处,总觉历史的长卷正为他徐徐展开。
同类书籍推荐
  • 鲁迅
    李正蕊
  • 色戒
    夏世清
  • 鲁迅传套装
    许寿裳
  • 人民文豪鲁迅
    李平心
  • 苏东坡新传
    李一冰
  • 苏东坡传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