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中国史/ 嵇康之死(独家首发)
中国史
嵇康之死(独家首发)
作者:陈滞冬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2章)

【简介】魏晋之际,风云诡谲,礼教崩塌与权力重构交织成时代的底色,多数名士选择屈从于权势,嵇康却偏要挣脱世俗的枷锁,追求精神的自由。他在山阳打铁为生,与友人弹琴论道,却因不与权力合作而被构陷罪名。东市行刑前,嵇康从容索琴,弹奏一曲《广陵散》,弹罢将琴一扔,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 本书不仅讲述了嵇康的卓然一生,介绍其在音乐、哲学、文学上的非凡造诣,更聚焦于他在压抑而黑暗的魏晋时代,对自由的坚守与对虚伪礼教的反叛。通过历史考据与文本分析,深入剖析嵇康之死的深层意涵及其对后世文人精神的影响。 它向我们叩问:在一个压抑的时代,一个人该如何坚持自由意志,选择想要的生活?

随感
  • S137***204
    历史的不确定性,总是会嘲弄那些自以为占据着社会生活中心位置,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历史走向的人物。司马昭和钟会企图以消灭嵇康肉身的方式,来消灭嵇康的精神和思想。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嵇康被杀之后,他在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层面的影响力更大于他生前,无论是与他同时或晚于他的学者和文化人,对他的关注都远远超过他在世的时候。历史就是以如此吊诡的方式上演着:当一个人不在场的时候,居然会显得比他在场的时候更重要也更醒目;当一个人的肉身不存在以后,却比他生存于世时更为真实,也更值得关注。
  • S137***823
    魏晋乱世,他清醒自持,远离官场漩涡,却终究未能躲过政治的倾轧。当《广陵散》成为绝响,他的风骨却留存千古。这让我明白,真正的高贵不在于趋炎附势,而在于坚守内心的准则,即便粉身碎骨,也能在历史中留下不朽印记。
  • S137***823
    翻开嵇康的故事,最动容莫过于他赴死的从容。拒绝妥协、坚守道义,他用生命诠释了何为“魏晋风骨”。一杯毒酒,一曲绝唱,带走了才华横溢的名士,却留下了不屈的精神丰碑。在那个强权至上的时代,他的孤傲是对自由的执着追求,其死虽悲,却让后世看到了独立人格所能绽放的磅礴力量。
  • S137***823
    嵇康之死,道尽了理想主义者的宿命。他以纯粹之心对抗浑浊世事,用笔墨书写真性情,却因不愿同流合污惨遭迫害。《广陵散》的余音未绝,他的傲骨已刻入历史。这让我深知,在世俗的洪流中,坚守本心从来不易,但唯有如此,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让生命超越时代的局限,获得永恒的价值。
  • S138***345
    嵇康的临刑,是魏晋风骨最壮烈的注脚。刑场上,他索琴弹奏《广陵散》,曲终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那琴声里的孤高与悲壮,穿越千年仍振聋发聩。 他本是乱世中的隐逸者,与山涛、阮籍等竹林七贤酣饮纵歌,以老庄为骨,以琴酒为衣,不屑与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山涛荐他出仕,他挥笔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字字铿锵,尽显不事权贵的气节。这份刚直,终究成了刺向强权的利剑,被冠以“言论放荡,害时乱教”的罪名。 嵇康之死,死于他的清醒与坚守。在礼教崩塌、权术横行的时代,他如一株孤松,挺拔于浊世,以生命捍卫着精神的自由。如今再读他的诗文,仍能感受到那份“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洒脱与决绝。他的死,让《广陵散》成了绝响,却让魏晋风骨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世文人心中不可磨灭的精神图腾。
  • S138***467
    读嵇康之死,心中满是悲壮与怅然。这位“竹林七贤”的灵魂人物,以一曲《广陵散》定格了魏晋风骨的巅峰。他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同流合污,用《与山巨源绝交书》明志,却终因“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傲骨,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刑场上,他从容抚琴,《广陵散》成绝响,这不仅是生命的落幕,更是文人独立人格的庄严宣告。嵇康之死让我明白,真正的风骨,是在强权面前不折腰,在利诱面前不动心。那份对自由与真理的执着,跨越千年,依旧照亮着每个坚守本心者的道路。
同类书籍推荐
  • 你不得不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涨姿势系列丛书)
    李睿
  • 三国志
    陈寿,裴松之
  • 三国志(全三册)
    裴松之
  •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罗新
  • 神奇的北魏
    张小泱
  • 吃透中国史·魏晋
    我是不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