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散文随笔/ 背影
散文随笔
背影
作者:朱自清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66章)
助力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提升孩子们的阅读鉴赏与写作能力。精选51篇传世名篇,家喻户晓的篇目都囊括在内,另收录8首代表性现代诗。

【简介】《背影》原是1928年由开明书店出版的朱自清散文集,此次新版除完整收录外,还精选了《踪迹》《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散文集里的名篇;另增录朱自清8首代表性现代诗,展现了一位丰富多样的文学大师。

随感
  • S137***727
    感触很深,非常推荐!
  • 胡文卓
    《背影》中那笨拙却满含深情的背影,藏着最朴素的父爱。父亲蹒跚穿过铁道买橘子的场景,没有华丽辞藻,却让我读懂父爱的沉默与厚重。生活中,父亲的爱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而是雨天倾斜的伞,是深夜留的灯,是无言的牵挂。我们总在长大后,才看懂那些曾被忽略的温柔。这篇短文让我明白,亲情最动人的模样,往往藏在平凡的细节里,提醒我们珍惜与家人相伴的时光,别让时光辜负了这份深沉的爱。
  • 邵歆洢
    读《背影》有感 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字里行间的深情让我动容。文中父亲蹒跚穿过铁道、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没有华丽辞藻修饰,却成了最戳心的画面。那笨
  • 刘泽阳
    读《背影》有感 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字里行间的深情让我动容。文中父亲蹒跚穿过铁道、攀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没有华丽辞藻修饰,却成了最戳心的画面。那笨拙的动作里,藏着不善言辞的父爱,没有轰轰烈烈的表达,却在细微处尽显温暖。 从前总觉得父亲的关心略显笨拙,读罢才懂,父爱往往沉默而厚重。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叮嘱、默默的付出,都是藏在生活里的深情。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亲情需要珍惜,更需要用心感受。往后,我也要多体谅父母的不易,用行动回应他们的爱,不让时光辜负这份深沉的牵挂。
  • S138***841
    朱自清的《一封信》,写的不是信,是信与未信之间那份悬悬而望的心情。 他絮絮铺纸、缓缓研墨,笔尖却迟迟不落——原来最用力的思念,往往在最克制的停顿里。那些未寄出的字句,在晨光与暮色间反复摩挲,最终都化作了与自己内心的对谈。 这让我恍然:有些信本不必寄达。当墨痕在纸上生根,当未言说的心事在折痕里安睡,书写本身已成抵达。我们写给远方,实则是在空白的信笺上,遇见此刻最真实的自己。
  • S137***159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没有华丽辞藻,却以质朴文字勾勒出最深沉的父爱。车站送别时,父亲蹒跚爬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看似平凡却直击人心。那笨拙的动作、宽厚的肩膀,藏着不轻易言说的牵挂,让我读懂父爱从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藏在细节里的温柔。 文中父亲的叮嘱、蹒跚的步履,让我想起生活中父亲默默的付出——深夜等候的灯光、肩头扛起的重物、无言递来的温暖。这份爱深沉而内敛,往往在回望时才愈发清晰。《背影》让我明白,亲情最动人的模样,正是这些藏在日常里的细碎关怀,值得我们永远珍惜与感恩。
  • G i kY
    重读朱自清的《背影》,不再是学生时代为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而琢磨,反倒被那些朴素到近乎平淡的细节击中。父亲蹒跚爬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没有激昂的告白,没有温情的叮嘱,只有笨拙的动作、略显臃肿的身形,却藏着中国式亲情最本真的模样——沉默、厚重,且不求回报。
  • S138***841
    《荷塘月色》里,朱自清在夜深人静时踱往荷塘,将满腹心事都说与了这一池莲叶。他写月光如流水,写荷叶亭亭如舞女的裙,热闹是它们的,自己却什么也没有。 这寂寞何尝不是我们共有的?总在某些时刻,需要独自面对一片风景,在万物静默中与自己对话。那荷香与月光,终将嘈杂的世界推远,留下片刻清澈的安宁。
  • S138***841
    《背影》随感 那蹒跚的背影,终于消失在月台栅栏外。我眼中的泪来得猝不及防。他不过是个胖子,费力地攀爬月台,抱着的朱红橘子滚落一地。 那时不懂,那笨拙的背影里,藏着多少欲言又止的牵挂。
  • S137***433
    重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却在朴素的文字里触碰到最滚烫的情感。那些看似平淡的细节——父亲蹒跚爬过铁道买橘子时“蹒跚”的步履、“探身下去”的笨拙、“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的艰难,像慢镜头般在眼前回放,让我忽然读懂了中国式亲情的模样:沉默、厚重,却藏着直击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