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月亮与六便士:插图珍藏版
小说
月亮与六便士:插图珍藏版
作者:毛姆、弗里德里克·多尔·斯蒂里、楼武挺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59章)
享誉世界的毛姆,最高的代表作: 毛姆被誉为“讲故事的圣手”,众多作品以小说成就最高,《月亮与六便士》则是读者最耳熟能详的作品,被翻译成60多种文字。

【简介】银行家查尔斯·斯特里克兰,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抛妻弃子,弃家出走。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随感
  • 悦阅
    《月亮与六便士》不只是一部关于艺术追求的小说,更是一份对现代生活彻底否定的宣言,一场针对平庸生存的暴力革命。斯特里克兰德的出走绝非寻常意义上的"追求梦想"。当银行职员突然辞职写作,当程序员放下代码去西藏朝圣,这些现代版"六便士兑换月亮"的故事,本质上仍是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消费主义想象。斯特里克兰德的巴黎不是文艺青年的蒙马特高地,而是灵魂的斗兽场;他的塔希提不是度假胜地,而是艺术献祭的祭坛。毛姆以近乎冷酷的笔调描绘了这场叛逃的代价。斯特里克兰德伤害了妻子、朋友、情人,却从不为此道歉或解释。这种道德上的"无耻"恰恰构成了小说最令人不安的部分——艺术要求绝对的忠诚时,是否必然与人性的温暖为敌?布兰奇·施特略夫的悲剧命运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艺术激情吞噬一切的黑暗面。
  • S132***786
    理想与现实碰撞,做内心的自己,便能找到生活的意义。
  • S131***073
    坚持你想要的生活,做自由的你
  • S131***073
    我们并不野心勃勃,如果说我们也有骄傲的话,那是因为在想到通过双手获得的劳动成果时的骄傲。
  • S131***073
    当世人匍匐于六便士时,斯特里克兰德偏要追逐头顶的月亮。这部小说不是励志传奇,而是一场关于天才与自私、艺术与道德的残酷解剖:天才的火焰既照亮永恒,也灼伤靠近它的每一个凡人。
  • 孙凡雅 202401030301
    合上书页,毛姆笔下斯特里克兰德的身影依旧令人震撼。这个抛妻弃子、放弃优渥生活,只为追逐绘画梦想的男人,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划开世俗的温情面纱。他对艺术近乎偏执的追求,在物质与精神的天平上,毅然选择了月亮,将六便士狠狠踩在脚下。 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充满争议,他的自私与疯狂让人愤怒,可那份对理想的纯粹执着又令人敬畏。他像一头困兽,在艺术的荒野中孤独地奔袭,哪怕满身伤痕也在所不惜。这种近乎病态的追求,撕开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安稳生活的依赖,拷问着每个人:当梦想与现实激烈碰撞,我们是否有勇气为内心的“月亮”舍弃眼前的“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一曲理想主义的赞歌,而是对人性、梦想与现实的深刻叩问,让每个读者都不得不直面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 化工A2422邹丹20240203538
    书里的“月亮”代表遥不可及的梦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生活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斯特里克兰为了心中的月亮,放弃了安稳的生活,哪怕穷困潦倒、被人嘲笑,也毫不在意。说实话,我挺佩服他这份为梦想不顾一切的劲儿,但也觉得他对家人太狠心。想想我们自己,谁心里还没个梦想的小火苗呢?可大多数人都在现实面前,小心翼翼地护着那几枚“六便士”,不敢轻易去追月亮。这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对梦想的渴望,也照出了我们的胆小和犹豫。所以觉得这本书真的很好看😄😄😄😄😄😄😄😄😄😄😄😄😄😄
  • 化工A2422邹丹20240203538
    看《月亮与六便士》前40章,最大的感受就是——斯特里克兰德这人真是又讨厌又迷人!他抛家弃子、冷漠自私,对帮过他的人毫无感激,甚至理直气壮地说“我没让他们帮我”。可偏偏就是这种近乎无情的纯粹,让他能不顾一切去追求艺术。现实里我们被道德、责任、别人的眼光捆得死死的,而他却像头野兽,只管横冲直撞,哪怕撞得头破血流也要画下去。毛姆写得太狠了,尤其是施特略夫那段——善良、有眼光,却偏偏没有才华,最后连老婆都被斯特里克兰德拐跑。这好像在说:艺术和道德根本是两码事,天才可以混蛋,而好人往往只是陪衬。看到塔希提岛部分,感觉斯特里克兰德终于找到他的“应许之地”了。但说实话,我一边佩服他的决绝,一边又忍不住想:如果人人都像他这样,世界会不会乱套?可再一想,或许正是这种疯子,才能画出震撼灵魂的东西吧…
  • 酱酱
    年少时读这篇文章,总是不能理解斯特里,他不负责任,抛弃妻女,甚至还占有了救命恩人的女人,每每想到这里,都觉得很气愤。但是随着慢慢长大,理想与现实相违背,我们大多都会被现实打败,而斯特里的做法,又何尝不是对自己负责呢?他追求理想,去寻求自己的月亮,这是寻常人所没有的勇气,我们可以自己对现实妥协,但也应该敬佩那些对理想苦苦追求的人。希望我们都能够有勇气去寻找自己的月亮,在夜晚中满载而归。
  • 化工A2422邹丹20240203538
    读到斯特里突然抛下伦敦的优渥生活跑去巴黎画画这段,我整个人都不好了!这个40岁的股票经纪人,说走就走,连张字条都不留,也太任性了吧?但仔细想想,这种"说走就走"的勇气,我们普通人谁有啊?最打动我的是斯特里在巴黎破公寓里的那段描写。穷得叮当响,却像着了魔一样画画。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这话简直戳心。我们多少人被生活按着头往前走,早忘了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毛姆把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写得太真实了。斯特里太太的反应也很有意思,比起丈夫的出走,她更在意"别人会怎么说"。这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写照吗?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反而把自己活丢了。前20章读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生到底该怎么过?是像斯特里这样不顾一切追梦,还是继续戴着面具活在别人的期待里?这个问题,恐怕要带着读完剩下的章节了。
同类书籍推荐
  • 1984
    乔治·奥威尔
  •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 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
  •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 月亮与六便士(作家榜经典)
    毛姆
  • 茶花女
    小仲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