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
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5章)
结婚,卖血!没有吃的,卖血!儿子生病没有钱,卖血!可儿子不是亲生的……

【简介】本书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本书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2000年)、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他哭了。《余华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其实是一首很长的民歌,它的节奏是回忆的速度,旋律温和地跳跃着,休止符被韵脚隐藏了起来。作者在这里虚构的只是两个人的历史,而试图唤起的是更多人的记忆。《余华作品:许三观卖血记》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犹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于是,作者不再是一位叙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听者,一位耐心、仔细、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听者。他努力这样去做,在叙述的时候,他试图取消自己作者的身份,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位读者。事实也是如此,当这《余华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完成之后,他发现自己知道的并不比别人多。

【金句】在时代和个人的种种不幸中,我却看到了生活的种种幸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道。

“我刚才哭是以为一乐死了,现在哭是看到一乐还活着。”

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

爱不是我多有钱,有多么大的智慧和成就,而是我把一切给你。关键时刻,替你挡风遮雨。

随感
  • 246630222
    许三观一次次卖血,是为家人遮风挡雨的无奈之举。底层人在苦难中的挣扎与坚守,这是最让人动容的。这不仅是许三观个人的生存史,更让我们看到人性微光,在绝境中闪耀希望,令人深思命运与温情。
  • S124***701
    《许三观卖血记》:苦难中的生命韧性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以朴素语言书写深刻人性的作品。小说通过许三观一生中十二次卖血的经历,展现了中国底层人民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坚韧。与《活着》的绝望不同,这部小说在苦难中透露出一种荒诞的温情,而许三观卖血的行为,既是生存的无奈,也是生命韧性的象征。 一、卖血是生存的无奈,更是生命的抗争 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是为了证明自己“身体好”,这看似荒诞的理由背后,隐藏着底层人民对自我价值的确认。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身体是穷人唯一的资本,而卖血成了他们证明自己“有用”的方式。 此后,每一次卖血都对应着生活的重压:娶妻、赎回家当、救治儿子、度过饥荒……卖血成了许三观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并非被动接受命运,而是主动选择以伤害自己的方式保护家人。这种自我牺牲,恰恰是对命运的抗争——即便生活再艰难,他也要用自己的血为家人铺一条生路。 二、卖血是爱的具象化表达 许三观卖血的动机,大多与家人有关。他对许玉兰的爱、对一乐、二乐、三乐的父爱,都通过一次次卖血体现出来。尤其是对非亲生儿子一乐的态度转变,最能体现这种爱的深度。 起初,许三观因一乐不是亲生而排斥他,甚至不愿为他卖血治病。但最终,血缘的隔阂被情感消融,他为一乐连续卖血,险些丧命。这一情节极具震撼力——许三观的血,成了父爱的象征。他用自己的生命能量去滋养另一个生命,这种付出超越了生物学意义上的亲情,成为一种更纯粹的情感联结。 余华在此揭示了爱的本质:爱不是血缘的必然,而是选择的承担。许三观用卖血的方式,完成了从“生理父亲”到“精神父亲”的转变。 三、卖血的终结:时代变革与个体尊严的重建 小说的结尾,许三观老了,血没人要了,他坐在街头哭泣。这一场景极具讽刺意味——曾经赖以生存的方式,如今失去了价值。但更深层的含义在于,卖血的终结,象征着旧时代的结束。 这一结局并非悲剧,而是带有希望的转折。许三观的血,曾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而他的故事提醒我们:个体的尊严,不应建立在自我剥削之上。社会的进步,最终应让人活得更有尊严。 《许三观卖血记》不是一部单纯描写苦难的小说,而是一部在苦难中寻找人性温度的作品。许三观的卖血,既是生存的无奈,也是爱的证明,更是底层人民在绝境中坚守尊严的方式。
  • 钟世燕
    ,心被许三观的坎坷人生揪紧。他靠卖血渡生活难关,那是无奈挣扎,也藏着对家人深沉爱意。余华以平实笔触,让我们看到普通人在困境里的坚韧与悲喜,更懂生活不易与人性微光。
  • S131***589
    该书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面对这些艰难困苦和命运的不公,许三观仍顽强的生活下去。他并不完美却能为孩子遮风挡雨,让我们感受到父爱如山。许三观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即使生活充满磨难,我们也要心怀希望,砥砺前行!
  • 张堑2024101036
    许三观一生坎坷,为生活多次卖血。他面对苦难时的坚韧与无奈,令人动容。在困境中,他用幽默与善良撑起家庭,展现出人性的温暖与顽强,让人在悲喜交织中感受到生活的厚重。
  • S131***556
    在《许三观卖血记》的灰色叙事中,一碗猪肝黄酒与一袋鲜血构成了荒诞的等价交换。余华以近乎残酷的简洁笔触,将中国底层民众的生存智慧浓缩成这个令人心颤的隐喻:当生命只能通过出卖生命来维持时,生存本身便成了一场西西弗斯式的悲剧。许三观血管里流淌的不仅是血红蛋白,更是一个时代集体无意识的苦涩沉淀——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身体成为最后的货币,尊严让位于生存的本能。这种以血易粥的生存方程式,最终消解了所有崇高叙事,只留下赤裸裸的生命韧性在历史夹缝中艰难呼吸。每一次抽血机的嗡鸣,都是对那个荒诞年代最沉痛的控诉。
  • S132***688
    读《许三观卖血记》的时候,总觉得许三观这人就像邻居大爷,说话带着烟火气,过日子带着股子韧劲儿。他这辈子卖了那么多次血,每次都是被生活逼得没办法——大儿子生病要钱,老婆被遣送回家要钱,饥荒年景里想让家人吃口饱饭还是要钱。 第一次卖血,他跟着阿方和根龙去河埠头,心里揣着紧张和好奇,卖完血去饭店点一盘炒猪肝、温一壶黄酒,那是他对自己的犒劳,也是苦日子里一点难得的体面。后来日子没好过多少,反而麻烦一个接一个,他就一趟趟去卖血,每次卖血前用热毛巾敷脸、喝盐水,这些规矩成了他面对苦难时的仪式,好像只要按步骤来,日子就能挺过去。 家里老婆许玉兰也是个厉害角色,两人吵架时能把房顶掀翻,可真到了难处,又能互相扶持。
  • S131***021
    他为撑起家庭,多次卖血换钱,从青年到老年,每一次卖血都是被生活逼的无奈选择。他怕家人挨饿受冻,怕自己失去担当,在血站和生活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余华用朴实的笔触,展现他为家人奔波劳累,在贫困中努力守护亲情,即便历经沧桑,仍对生活保有希望。故事没有华丽辞藻,却让人深刻感受到平凡人在困境中迸发的生命力,以及对家人的爱和对生活的执着支撑他们走过苦难岁月。
  • S131***946
    书中最让我动容的,是许三观对家庭的爱。他是一个平凡的父亲,却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父爱的伟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不仅是对生活的无奈选择,更是对家庭责任的坚守。他的妻子许玉兰,虽然性格泼辣,但在艰难的岁月中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他的三个儿子,虽然并非全部亲生,但他却视如己出。这种亲情的力量,让许三观在苦难中找到了温暖和力量。
  • 钟世燕
    心被许三观的坎坷人生揪紧。他靠卖血渡生活难关,那是无奈挣扎,也藏着对家人深沉爱意。余华以平实笔触,让我们看到普通人在困境里的坚韧与悲喜,更懂生活不易与人性微光。
同类书籍推荐
  • 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
  • 兄弟
    余华
  • 三千鸦杀
    十四郎
  • 微水浮尘
    灵石
  • 乖,摸摸头2.0
    大冰
  • 天堂旅行团(彭昱畅、杨恩又主演电影原著)
    张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