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我胆小如鼠
小说
我胆小如鼠
作者:余华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0章)
余华自传体成长小说!全新增补版!

【简介】余华:我曾是千千万万个敏感怯懦的孩子中的一个,这是我们共同的自传!有一句成语叫胆小如鼠,说的就是我的故事。 本书收录余华创作的《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一个地主的死》四篇中篇小说。 这些作品包含着余华的成长经验,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每个人在青春期可能会经历的敏感、自卑和怯懦,让无数挣扎在人生转折期的年轻人产生了共鸣。

随感
  • S136***431
    《四月三日事件》写于1987年,是余华先锋时期代表作。故事设定在封闭压抑的南方小城,以少年视角展开。表面平静的日常生活下,弥漫着莫名的焦虑与不安。所谓“事件”,实则是少年内心对成人世界虚伪秩序的惊觉与反叛。余华用梦境般跳跃的叙事,揭示成长过程中信任崩塌的瞬间,荒诞背后是对人性异化的深刻洞察。
  • S136***431
    《我胆小如鼠》中,余华以自嘲笔触剖开怯懦灵魂,那颤抖的卑微里藏着被规训的创伤。每个退缩的瞬间,都是时代碾过个体的无声印记,怯懦成了生存的盾牌。
  • 青苹果🍏
    感觉他好自洽啊,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然后坚定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大家认可的东西,并不因为自己的选择不符合大众价值观而内耗。
  • 青苹果🍏
    原来杨高是选择了他自己内心真正喜爱的活——扫地。他清醒地认清了自己并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内心,不被他人的眼光所裹挟,自在惬意地对待自己的喜好。还有什么能比得上这样简单朴实的幸福呢?
  • S136***649
    余华笔下的“胆小”从不是怯懦的标签,而是小人物在粗粝生活里,用小心翼翼的姿态裹住的柔软内核。那些怕冲突、怕声响的瞬间,藏着对安稳最朴素的渴望,也让每个曾在人群中攥紧衣角的人,看见自己的影子。
  • S136***635
    一个地主的死看的人太生气了,描写侵略者烧杀掠夺,也看见了人性的荒诞和冷漠,每一个伤害的描写都如此真实,说日本人把铁丝穿进他的守心,去侵犯一个六十岁的老人,真的很让人生气
  • 青苹果🍏
    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即便心怀恐惧,仍能咬着牙迎难而上,向着目标坚定迈进,是平凡人骨子里最动人的力量。
  • S136***749
    “在人生的岔路口,我总是选择那条看似最安全的路,不是因为我懦弱,而是因为我明白,谨慎是生存的智慧。”它打破了“选安全路=胆小”的固有认知——不盲目追逐冒险或对抗,而是主动避开大概率会带来伤害的选择,这不是退缩,而是对生活有清醒认知后,为守住自我、平稳生存做出的理性判断,恰是杨高“胆小”背后的生存逻辑。
  • S136***749
    余华笔下的杨高,把“胆小”活成了时代里的生存智慧。他怕争执、躲冲突,像鼠般缩在角落,却偏偏这份怯懦,让他看清了徒劳抗争的代价,守住了内心尊严。我们总歌颂勇敢,却忽略“胆小”有时是自我保护。杨高的“怕”不是妥协,而是普通人在荒诞里,最温柔也最清醒的反抗,读来满是苍凉的共鸣。
  • S136***336
    既阅读完余华老师的《兄弟》和《活着》后,继续阅读余华老师的另一著作《我胆小如鼠》,今天阅读了一部分章节,依旧感受到余华老师文笔的魅力,描写了很多生活化场景,栩栩如生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似的。对比这三本书,看起来好像都带一点余华式悲惨文学,从第一个故事开始杨高和吕前进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性格,一个看起来胆小一个看起来胆大,但是实际上两个人真正的性格是相反的。吕前进看起来胆大,但是遇到真正的问题时,反而是害怕的。而杨高看起来胆小,但他的父亲教他说“你找死”到最后用生命向儿子证明什么是真正的人格不可侮辱,反而能凸显出杨高及其一家的不屈服的性格。这一小篇故事看得我意犹未尽,故事生动,到高潮时戛然而止,很有继续向下阅读的兴趣。期待每日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