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我的阿勒泰(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同名影视剧原著)
文学
我的阿勒泰(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同名影视剧原著)
作者:李娟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0章)
随感
  • S136***360
    看了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久久不能忘记,特意想看看书,感受一下文字的力量……
  • 常正慧
    “没有根的人,我的基因以我所不能明白的方式清清楚楚地记录着这条血脉延伸的全部过程;我不是没有故乡的人——那一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在我外婆和我母亲的讲述中反复触动我的本能和命运,而永远地留住了我。”我发现了作者爱排比句,四个我不是我不是,表明作者对这故乡的陌生而又牵引,表明母亲和外婆对作者的影响
  • 常正慧
    ...“。这平凡的生活,这平凡的平安。我不再年轻了,但远未曾老去。千万根头发正在生长,几处伤口正在愈合。患关节炎的双膝“嘎吱”微响,颈椎骨刺轻轻地抵着只能以想象感觉到的某处。疾病在身体深处安详地沉睡,呼吸均匀,而青春在一旁秉灯日夜守护。她想唤醒他,但忍了又忍,泪水长流……这些,都由我的身体小心裹藏着。我的身体正站在水龙头下的激流中。很多次发现澡堂里最后只剩下了我一人。空旷,寒冷。澡堂中央的大水池平静明亮。” 这段话让我感觉坐着洗澡洗出人生哲理,他洗的不是澡,他是在感悟人生。以“澡堂”这一极具生活质感的场景为容器,将对平凡生活、生命状态的深度体悟揉碎在水汽里,文字质朴却充满张力,让日常洗澡的瞬间成为照见人生的镜子。 身体为“器”:藏着岁月与生命的博弈 1.作者以身体为具象载体,将抽象的岁月痕迹与生命韧性具象化。“千万根头发生长”与“几处伤口愈合”是生命的鲜活律动,“关节炎双膝微响”“颈椎骨刺抵着”是岁月留下的印记,而“疾病沉睡”与“青春秉灯守护”的拟人化描写,更是道尽了中年生命里,衰老与生机、脆弱与坚韧的微妙博弈。这些细节并非对身体的抱怨,而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坦然接纳——身体裹藏的不仅是伤痛与衰老,更是未熄的生命力。 2. 澡堂为“镜”:照见平凡生活的本质 “澡堂”这一场景的选择极具巧思,它既是剥离外在、回归本我的私密空间,也是映照生活真相的镜子。“水龙头下的激流”如同裹挟着每个人的平凡日常,汹涌却真实;“最后只剩我一人”的空旷寒冷,暗合人生路上独自行走的孤独底色;而“中央平静明亮的大水池”,则是在喧嚣与孤独过后,对“平凡平安”生活的顿悟——就像水池终将归于平静,生活的本质也藏在这份褪去浮华后的安稳里。 3. 哲思为“核”:于日常碎片中悟生命真相 作者没有刻意拔高人生,而是从洗澡这一琐碎日常切入,让哲理自然流淌。从身体的细微感受,到澡堂的空旷场景,最终落脚于对“平凡的平安”的珍视、对“不再年轻却远未老去”的生命状态的接纳。这种感悟不沉重、不刻意,如同澡堂里的水汽慢慢浸润人心,告诉读者:生命的真相从不在远方的宏大叙事里,而在身体的每一次呼吸、生活的每一个平凡瞬间中。
  • S136***526
    李娟笔下的“忙年”,没有城市里的精致筹备,却满是草原人家独有的粗粝与热忱。
  • 检验2401班王柯椿
    李娟的文字像阿勒泰草原上的风,没有华丽辞藻,却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把边疆生活的贫瘠与鲜活直直送到眼前
  • S136***417
    阿勒泰,总是会在想象中那么美好,他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现实寄托,总要去新疆看一看吧,去看一看那向往的生活~
  • 甄奕涵
    对于远方充满烟火气,个性鲜明,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却深刻地描绘出来一副壮阔的篇章。这种风格就是她的。
  • S136***419
    以“纯野生”的透亮文笔,让阿勒泰的荒野与日常有了温度。她写游牧的云、沉默的相遇、慢熬的生活,于艰苦中提炼诗意,于寂静中藏进生命力,为读者照见一份对抗喧嚣的精神原乡。
  • 广告2403班盘润香
    李娟用细腻笔触织出戈壁牧场的晨昏。读时能看见扎克拜妈妈在厨房揉面的背影,听见牛群走过木栈道的蹄声,触到河谷里凉津津的风。她写离别像写一场雪化,写孤独似草原上的月亮,却总能在荒芜里种出温柔——比如驼铃摇晃的邮差路,比如深夜毡房里跳动的炉火。那些被城市褶皱藏起的心动,都在她的文字里活得鲜明生动,让人想抛开手机,去闻闻真正的泥土味,晒晒不掺杂质的阳光。
  • S136***417
    高中的时候,也是有这种电话,下课了大家排队去打,挂电话的墙皮都被大家扣的一块一块的。时间过得真快啊,马上就要毕业了,高中的回忆还似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