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外国小说/ 海边的卡夫卡
外国小说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村上春树、林少华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55章)
背负命运诅咒的少年远走异乡,心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碰撞,世界在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村上春树仅次于《挪威的森林》的重要长篇小说。

【推荐语】背负命运诅咒的少年远走异乡,心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碰撞,世界在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村上春树仅次于《挪威的森林》的重要长篇小说。

【简介】本书被《纽约时报》评为“2005年十佳图书”,村上也凭借此书获的了2006年(捷克)弗兰茨·卡夫卡奖。书中特别收录村上春树首次为中国读者所作序言。
本书以村上独特风格的两条平行线展开,一条描写少年“田村卡夫卡”立志成为世界上最坚韧的人,离开家乡踏上旅途,在一座旧图书馆遭遇一系列奇异事件,一条描写一名失忆老人在一桩离奇杀人事件以后走上逃亡之路,在汽车司机星野的帮助下恢复遥远的战争记忆。书中在构建魔幻现实世界、编织精巧复杂情节的同时,也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表达了忧虑,对日本的文化传统作出了反思。译者林少华教授对译文作了修订,纠正了部分误译、漏译。并新写了译序,对作品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随感
  • S137***611
    正如村上春树所言:“田村卡夫卡的许多部分是我,又同时是你。”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卡夫卡的故事,更是我们自己——那个曾在青春中迷茫、在孤独中挣扎、在命运前不甘的自己。 《海边的卡夫卡》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寓言,也是一封写给所有孤独灵魂的信。它让我们明白:即便被命运冲向“世界的尽头”,只要心中尚存希望,终能凭借自己的力量,重返人间。 读完此书,我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原来,真正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在恐惧中依然前行;真正的自由,不是摆脱一切束缚,而是在束缚中,依然选择成为自己。
  • S137***611
    卡夫卡在旅途中遇见了樱花——那个像姐姐一样的女子,给予他慰藉;遇见了大岛——图书馆的管理员,以理性与包容为他提供庇护;更遇见了佐伯——那个贯穿他生命记忆的女性,既是母亲,也是灵魂的引路人。这些人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命运在冷酷中留下的温柔缝隙。他们让卡夫卡明白:即便世界凶顽,依然可以变得温存而美好。
  • S137***611
    主人公田村卡夫卡在十五岁生日当天离家出走,这一行为本身便是一场对宿命的宣战。他自幼被母亲抛弃,父亲对他冷漠疏离,甚至施以“弑父娶母”的诅咒。在这样的阴影下,他渴 望挣脱命运的枷锁,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他的出走,不是叛逆,而是一种近乎悲壮的自我救赎。 卡夫卡的旅程,是身体的流浪,更是精神的蜕变。他独自面对成人世界的冷漠与凶险,在甲村图书馆、在深山、在异乡的街头,他不断遭遇奇人异事,也不断被推向存在的边缘。然而,正是在这些孤独与困惑中,他的灵魂逐渐成型——从一个被命运驱使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能够直面自我、选择回归的个体。
  • S137***611
    村上说之所以想写少年,是因为他们还是“可变”的存在,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而未固定于一个方向,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然而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犹豫。我想把如此摇摆、蜕变的灵魂细致入微地描绘在小说这一容器之中,藉此展现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将在怎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形、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地带。这是他想写的一点。
  • 噜噜
    读村上春树的书中的叙述或人物对话,往往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那里没有险恶、恐怖,只有平和、坦诚,阅读那些文字时,从头到尾都浸泡在温暖舒适的感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