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外国小说/ 素食者(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代表作)
外国小说
素食者(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代表作)
作者:韩江、胡椒筒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公司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5章)
击败帕慕克、阎连科、费兰特等154位名家赢得桂冠。借阅率超过《82年的金智英》、与《三体》并列十年十佳。

【简介】为了逃避来自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她决定变成一棵树。 在英惠的丈夫郑先生的眼中,“病”前的英惠,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不高不矮的个头、不长不短的头发,相貌平平,着装一般,温顺、平淡、文静。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英惠完美地扮演了平凡妻子的角色——料理家务,伺候丈夫,就像千千万万的传统妇女一样。 然而,一场噩梦之后,妻子却突然开始拒绝吃肉,拒绝为家人准备荤菜,甚至到最后,她开始拒绝自己的“人类”身份,把自己当成了一株植物,一株只需要阳光和水,谢绝任何食物和交流的植物。而随着她被动的反叛以越来越极端和可怕的形式表现出来,丑闻、虐待和疏远开始让她螺旋进入她的幻想空间。在精神和身体的完全蜕变中,她现在危险的努力将使英惠——不可能的、狂喜的、悲剧性的——远离她曾经为人所知的自我。

随感
  • S137***804
    我的心被姐姐那句"把英惠关进这里的人正是自己"深深刺痛了。这个清醒的认知比任何指责都更沉重——她意识到自己既是囚笼的共谋,又是另一个被困住的人。想拥抱熙珠却收回手的细节,那种无法原谅自己的愧疚,让她连最简单的安慰都不配给予。当护工抬着英惠出现的瞬间,三个女性的命运在这个走廊里交织成一张逃不开的网。(姐姐的精神也很不好了,她也开始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了)
  • S137***804
    此刻我仿佛也看见了那片"巨大的绿色花火",这幻想既壮美又令人战栗。当树木化作燃烧的树海,当道路变成漂浮的岛屿,韩江将英惠内心那个无人能抵达的精神世界具象化了。那绝非温暖的慰藉,而是一种冷酷的生命真相——有些灵魂注定无法在世俗的土壤里扎根,她们宁愿化作火焰,也要追寻另一种存在方式。(感觉姐姐也快精神错乱了)
  • S137***804
    姐姐在愤怒质问后,竟能如此自然地取出保温杯,将木瓜茶倒在手帕上润湿妹妹的嘴唇——这个动作里包含着多少无法言说的爱与痛。当语言失效时,一杯温热的茶成了姐妹间最后的联结。窗外沉默的树林与室内无声的照料形成奇妙呼应,仿佛整个世界的重量都落在了那块浸满木瓜茶香的手帕上姐姐,姐姐很关心妹妹的情况,但似乎妹妹已经走火入魔了
  • S137***804
    医院大厅在雨天的冷清与往日的活力形成鲜明对比,仿佛映照着姐姐此刻的心境。当她望向走廊尽头阳光时,那个寻找英惠的雨天记忆突然浮现——这种时空交织的笔法太精妙了。姐姐执着寻找的身影,在压抑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动人。(姐姐真的很好啊,这么细心)
  • S137***804
    姐夫对妻子品质的赞美背后,似乎藏着某种疏离——他爱的或许不是眼前这个人,而是自己捕捉到的画面或想象中的艺术投射(个人觉得他就是因为妻子有创作灵感才结婚,而不是真的喜欢和爱这个人)。这种情感与创作之间的错位令人心惊。当艺术家的热情只存在于镜头里,而无法融入日常婚姻,这种分裂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逃避?
  • S137***804
    读到这段拍摄结束时的描写(虽然但是挺开放和黄色一点点的),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英惠在镜头前从"敏感的喜悦"到最终流泪喊停的转变,让这场以艺术之名的表演彻底露出了它残酷的本质。她颤抖的身体和刺耳的尖叫,与姐夫冷静关机形成尖锐对比——当创作变成对他者痛苦的消费,所谓的艺术便成了最精致的暴力。(姐夫的做法好虾头)
  • S137***804
    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在我心中迸发,拍摄现场中,英惠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她抚摩对方胸前红花的动作,竟带着某种超脱尘世的仪式感。当她的脖子如鸟儿般与对方相贴时,这个被精心设计的场景已然脱离了掌控。姐夫透过镜头看到的,是一个灵魂用沉默进行的终极反抗。这场以艺术之名的共谋,正在暴露出每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欲望与困境。作者笔下的人物依旧鲜活生动,极具感染力
  • S137***804
    读到这里,我被这段看似平常的描写触动了。姐夫宁愿深夜前往工作室,也不愿回家面对妻子的沉默,这种逃避里藏着多少婚姻中无法言说的疏离。当他拿着录像带出现在工作室时,J那句“前辈,你拍到东西了”的提醒,让我的心沉了一下——这恐怕就是他构思中那部充满争议的作品。一个艺术家在创作冲动与道德边界间的摇摆,与他在家庭责任前的逃避,竟如此相似地交织在一起。韩江总是用这样冷静的笔触,剖开人性里那些暧昧不清的地带,让人在阅读时既感到不安,又无法移开视线。
  • S137***404
    她以决绝的素食对抗世界的暴力,像一株拒绝开花的植物。这场源于梦魇的挣扎,照见了人与人之间温柔的困境与孤独的壁垒。
  • S137***804
    读到这里,这段日常对话让我心里一沉。妻子在工作和育儿间疲于奔命,丈夫却用"斩钉截铁"的拒绝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这个场景与英惠的故事形成了微妙呼应——姐姐仁惠何尝不是被困在另一个牢笼里?她像现代版的英惠,虽未决绝反抗,却同样被家庭责任蚕食着自我。韩江笔下的婚姻真相愈发清晰:那些看似平静的家庭生活,底下涌动着多少未被言说的疲惫与失望。这段通话比任何激烈的冲突都更让人感到无力,正是这种真实感让人格外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