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散文随笔/ 病隙碎笔
散文随笔
病隙碎笔
作者:史铁生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50章)
东方甄选直播推荐,光影纪念,典藏之选!史铁生独具灵性光辉的生命笔记!收录史铁生亲摄照片!

【简介】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长篇哲思散文《病隙碎笔》,是他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是一部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这部作品是他从身患尿毒症、接受透析开始,以四年时间写成,被誉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是“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在书中,史铁生从生命的困惑与痛苦出发,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问。全书分为六个部分,243则,用生动优美而通俗的语言,探索我们都要面对的人生命题:命运、爱情、人性、信仰、健康的心灵……

随感
  • S137***166
    在今天读的片段中,史铁生向我们讲述了他对于人在很多时候将希望寄托于神明的态度,并不是古板的说教亦或者高高在上,而是从他们的出发点和神明之类型来表达对世人的同情与理解,他像一位极体贴的好友,包容理解着你的苦难
  • S137***515
    阅读《病隙碎笔》第三十张到第五十章,我对神与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铁生的笔下,神不再是一种实体,更像是一种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本能追求的化身,这里的本能追求特指精神层面,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所谓的神明就是我们自己。再谈爱,爱是人与人除语言外又一交流的方式,但它更像是双方一起努力后在自己身边筑起的连接彼此的桥梁,其实追逐爱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对彼此联系更进一步的探索,不可谓不是一种人之本能。
  • S137***928
    读病隙碎笔,体会铁生的精神世界,一生多磨难,他说此病去彼病去,他却已经坚强面对,铁生,铁生,像钢铁一样去迎接生活的磨难
  • S137***958
    读《病隙碎笔》,史铁生以病为镜,叩问苦难与信仰。字句里没有怨怼,只剩对生命的敬畏,读来让人沉下心,重新看见平凡日子里的光。
  • S137***166
    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史铁生在第一章用常把人生发生的幸与不幸都比做了上帝这个编剧给芸芸众生的不同剧本:若是一帆风顺则没有了矛盾起伏,他用他独特的阅见千帆过后的视角,平静地用隽永的文字向我们述说他对人生的认识,给了我很多启发,字字读去,我的心也明澈了起来
  • S137***617
    史铁生在病榻上写下的每一行字,都不是对命运的控诉,而是与苦难的温柔对话。他说“残疾是生命的局限,却也是观察世界的独特窗口”,这话像一把钝刀,慢慢剖开生活的坚硬外壳,让我们看见内里藏着的、关于“活着”的本质。
  • S137***515
    通过阅读前三十章,体悟铁生对疾病,苦难,希望以及神的思索与感悟。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待苦难与信心之间关系的思考,他说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的需要信心的原因,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做不到,但又不可否认这才是人生这段旅途中所应持有的态度与看法,诚然现实的苦难会给予我们沉重的一击,但不要忘记,信心应始终与我们同在。
  • S137***617
    我们总在追逐圆满,却在他的文字里忽然懂得:所谓人生,本就是在不完美中寻找意义的过程。就像他笔下的地坛,那些斑驳的树影、沉默的石阶,见证了他无数个与病痛对抗的日夜,也让他看清——苦难从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让灵魂更清醒地感知美好的起点。当我们学会与生活的缺憾共处,便会发现,那些曾以为跨不过去的坎,最终都成了生命里最珍贵的印记。
  • 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242李杰
    国庆在老街闲逛时,一家挂着“便民缝补”的小店,让我对“善恶标准”有了新的体会。店主是位五十多岁的阿姨,缝补一件衣服只收两块钱,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还会上门取送。有次我去补书包,听见有人问她:“现在物价这么高,你怎么不多收点?”阿姨笑着说:“年轻时家里难,街坊帮过我,现在能帮别人一把,心里踏实。”这句话像颗小石子,在我心里漾开涟漪——善恶的标准,可以永久地增补、修正,可以像对待幸福那样,做永久的追寻。后来我在社区做志愿,帮独居老人打扫卫生时,老人硬要塞给我水果;在公交站帮人提行李,对方回以真诚的道谢。这些小事让我明白,追寻善与追寻幸福一样,从来不是找一个固定答案,而是在每一次选择里,把善意多传递。
  • 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242李杰
    国庆假期登兰山时,我才真正读懂“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的含义。起初望着兰山,腿还没抬就打了退堂鼓,可身边的孩童蹦蹦跳跳的上去,老人们也扶着栏杆稳步向上,我咬咬牙跟了上去。爬到一半,汗水浸透衣衫,每走一步膝盖都在发颤,好几次想坐在石阶上放弃。但抬头看见山顶云海在阳光里泛着金光,想起那句话——苦难本就是信心的磨刀石。最后,我站在三台阁俯瞰群山时突然明白,假期的意义从不是逃避困难,而是在暂时的休憩里,借着一件具体的事,把信心重新打磨光亮。就像登山需要坚持,往后的日子里,再遇到难走的路,这段攀山的记忆,就是我最踏实的信心来源。
同类书籍推荐
  • 丰子恺,无宠不惊过一生
    丰子恺
  • 云边有个小卖部(彭昱畅、周也主演电影原著)
    张嘉佳
  • 我的阿勒泰(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同名影视剧原著)
    李娟
  • 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
    梁永安
  • 人间草木
    汪曾祺
  • 歇会儿
    蔡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