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外国小说/ 局外人
外国小说
局外人
作者:阿尔贝·加缪、李玉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1章)

【简介】《局外人》(L'tranger)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于1942年首次出版,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该书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作者通过塑造莫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

随感
  • S137***815
    以默尔索的冷漠视角,撕开世俗虚伪。他因“没在母亲葬礼哭”被定罪,而非杀人本身。加缪用极简文字,道出现代人对荒诞世界的疏离,质问道德枷锁,篇幅虽短,却字字戳中人性痛点,余味绵长。
  • 张俪荠
    默尔索的死刑,与其说是对杀人罪的惩罚,不如说是社会对不合作者的处决。他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被定罪,这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恐惧的不是罪恶,而是对其游戏规则的漠视。读到这里,我们感到的不仅是悲凉,更是一种深刻的共鸣——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或许都藏着一个不愿或无法完全融入的“默尔索”。
  • S137***139
    默尔索的“冷漠”不是麻木,是对世俗规训的本能抗拒。阳光、审判、死亡,在他眼里只是客观存在,却照出了世人用“意义”伪装的虚伪。局外人并非真正的置身事外,而是对这个世界发出的呐喊
  • S137***815
    加缪的《局外人》从不是简单的“杀人故事”,而是用极致冷静的笔触,撕开了社会规则下的荒诞假面。主角默尔索的“冷漠”,本质上是拒绝用世俗剧本(如母亲葬礼需悲伤、法庭需忏悔)伪装自我,他对生命和情感的诚实,恰恰成了世俗眼中的“罪”。
  • 张俪荠
    阿尔贝·加缪的文字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他明明是在写故事,但是他的冲动是阳光下的恍惚,他塑造的可笑是主角说了一句是笑话,场面便冷静地变得一步一步走向荒诞,他的愤怒是一遍遍否定后最终的歇斯底里。一种平静,但是把感情写出来了
  • S137***815
    默尔索的“冷漠”撕开了社会规则的虚伪——母亲葬礼不哭、拒绝虚情承诺,却因阳光刺眼杀人。他并非无情,只是拒绝用世俗剧本伪装自我。法庭判他死刑,非因杀人,而是因他“不合时宜”地活成了真实的局外人,读来刺骨又清醒。
  • S137***236
    灰鸽掠过实验楼锈蚀的通风管,衔走半片夕阳。我数着滴定管坠落的光斑,在数据与数据的裂隙里,收集整个世界的旁白。
  • 张俪荠
    在阿尔贝·加缪的短篇小说《缄默的人》中,制桶工厂的工人们用沉默构筑了一道无形的墙,这道墙既隔绝了与外界的交流,也成为他们抵抗荒诞处境的最后堡垒。那种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沉默质感久久萦绕心头。
  • S137***186
    叛逆者是“主动对抗”,明确反对现有规则并采取行动挑战,如《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通过具体行为打破既定秩序。
  • S137***837
    海滩枪杀阿拉伯人,因阳光刺眼扣动扳机。非预谋的罪行被刻意忽略,法庭紧盯他葬礼的冷漠。牢狱中的默尔索拒绝神父救赎。他直面荒诞:死亡无可逃遁,虚假信仰不如拥抱真实。月光倾泻,他第一次感到自由。
同类书籍推荐
  • 悉达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代表作)
    (德)赫尔曼·黑塞
  • 教父(同名影视原著小说)
    马里奥·普佐
  • 撒旦探戈(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 世界名著精选小说集(全25本)
    卡夫卡
  •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