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陈赢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8章)
英国经典心理咨询入门书,曾列英国亚马逊心理咨询图书榜第1名。如果你不知道该不该去看心理医生,请先看看这本书。

【简介】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为了向大众读者普及心理学知识,告诉大家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借用了英国文学经典《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让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再次登场,演绎了这个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随感
  • 年年.
    它像一束光穿透心茧,让困在迷雾中的灵魂骤然惊醒。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那个戴着笑容面具的蛤蟆?用欢闹掩饰焦虑,在酒精里溶解孤独,把最深的恐惧包装成无所谓的游戏。 苍鹭医生的提问像手术刀剖开伪装的皮肤,让蛤蟆正视童年阴影如何化作成年后的枷锁。那些自以为被遗忘的伤害,原来一直在暗地里啃噬生命的根系。当我们学会停止扮演"适应性儿童",不再用讨好置换认同,真正的心灵疗愈才算开始。这本书不是救赎指南,而是面照妖镜,照见人性深处永远挣扎的矛盾体。
  • S131***640
    自己才是自己的避风港,自己才是自己的摆渡人,能真正帮你的,永远只是你自己。 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选自杂志《柳林风声》,是后传,写的是蛤蟆回到庄园以后抑郁,然后在众多好友的帮助下去看心理医生的过程。 陪着蛤蟆一点点经历排斥自我到接纳自我,找到不快乐的原因,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弄清楚自己处于哪种人生状态,仿佛这哥过程中被治愈的不是蛤蟆,而是我自己。 蛤蟆先生通过这几次心理咨询,搞清楚了以下的爱我状态 ★ 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状态 ★ 儿童自我状态 1.自然型儿童 2.适应型儿童 ★ 父母自我状态 1.挑剔型父母(爱批评人、愤怒、严厉) 2.养育型父母(我比你更心痛、我是为你好) ★ 成人状态
  • S131***095
    已经看完了这本书,可以说收获满满。本书以小说故事的方式呈现心理学知识,做为读者,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心理学知识、科普心理学知识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可以让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大众。最后说一句,这本书值得看,值得二刷。
  • S131***095
    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这是一本很值得看的心理自助书。
  • S131***141
    文字如童话一般细腻,语言直透人心
  • 海燕
    蛤蟆感觉自己很不舒服、很不愉快,他自己躲在家中,灰暗的生活,幸亏他有一群善良有爱心的朋友,来他家探望他的时候,发现了他不同寻常的表现,朋友们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只为了帮助蛤蟆摆脱目前的困境,蛤蟆在朋友们的说服、鼓励下,终于骨气勇气看心理医生,并在心理医生的循序善诱下,慢慢了解自己、懂得自己、与自己和解,真正从心里找到自己困惑的原因,慢慢学会到真心做自己!
  • S131***337
    童趣外壳裹心理内核,温柔治愈现代人的情绪感冒
  • S131***095
    今天阅读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适应型儿童和挑剔型父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娄见不鲜,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需要我们回归本质找答案
  • S132***044
    刚看一点点,感觉借动物形象写了一些小小的讽刺。好看。
  • S131***095
    读了几章,感受到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救赎,父亲的严苛,母亲的慈爱对蛤蟆先生的童年成长都有着远大的影响。
同类书籍推荐
  •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李睿
  • 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
  • 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
    达娜·萨斯金德
  • 终身成长
    卡罗尔·德韦克
  • 自控力(新版)
    凯利·麦格尼格尔
  • 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
    丹尼斯·韦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