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 入门研究/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入门研究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陈赢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8章)
英国经典心理咨询入门书,曾列英国亚马逊心理咨询图书榜第1名。如果你不知道该不该去看心理医生,请先看看这本书。

【简介】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朋友们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苍鹭的带领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逐渐找回了信心与希望…… 为了向大众读者普及心理学知识,告诉大家心理咨询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借用了英国文学经典《柳林风声》的故事主角,让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再次登场,演绎了这个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读者犹如亲临现场,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成人,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随感
  • 赵振凡 2416053103
    蛤蟆先生》随感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像陪蛤蟆走过一场温柔的自我救赎。苍鹭医生没有灌输大道理,只是用提问引导蛤蟆看见:那些困住自己的自卑、敏感,多源于童年“儿童自我状态”的烙印。 最戳人的是蛤蟆的转变——从依赖他人认可,到敢说“我好,你也好”。原来心理疗愈从不是消除痛苦,而是学会与过去和解,主动掌控人生。合上书才懂,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蛤蟆,而寻求帮助、直面内心,就是成长的开始。
  • 食检2501梁美凤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次完整的心灵疗愈体验。它用最浅显的故事,探讨了最深刻的人生命题。它给予我的,不是瞬间解脱的魔法,而是一幅寻找自我、认识自我、最终接纳并掌控自我的地图。 读完它,或许会和蛤蟆先生一样,流下释然的眼泪,然后带着新的力量和勇气,更真诚、更负责地走向自己的人生。这,或许就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
  • S136***224
    零零散散的阅读这本书,或是散步于操场,或是掌灯于床头。开篇书中的自然型儿童与适应性孩童的观点打开了我新的认知,回忆自己在父母影响下的孩童时代,自己身上的些许性格就好似父母的影子,沉默及内敛,少有愤怒。我想读这本书,看看蛤蟆先生的一面,也去真正认识自己的真实一面。
  • S136***614
    真好,我终于看完了这一本我早被推荐的,早应当看完的书。我不得不承认,在此之前,我一直对心理咨询有着深刻的误解,它不是心理医生,它更像引导者。而且,我得说,前面基本六分之五的咨询故事是多么像一块刻满了真理事迹的铁板,而最后又回来了生活那像模糊蒸汽的炖汤感觉!我承认,蛤蟆他们即将分开的时候,我很伤心,这也是我现实中不敢认清的部分,也是我即使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无法承认的东西。但总而言之,这本书终归解开了我的误解,我想我会重新去再试试看心理咨询。以及我居然忘记了还要写随感! 25.10.11
  • S136***973
    这个故事线好戳我,感觉有些地方仿佛是在写我,我曾经也有过的经历,现在再看,别有感慨,又仿佛醍醐灌顶。
  • S136***592
    阅读长见识!
  • S133***165
    这本小书以童话题材揭开心理成长的面纱。蛤蟆的抑郁与疗愈,映射着每个人内心的脆弱与勇气。苍鹭医生的引导并非给出答案,而是教会我们直面情绪根源——童年烙印如何塑造现今的行为模式。阅读时仿佛也在审视自己:唯有真正接纳痛苦,才能走向“成人自我状态”,为情绪负责,与过去和解。
  • S136***772
    读这段文字,不禁为鼹鼠感到心疼。他在河鼠的“全能”关怀下,看似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却丢失了做自己的勇气。我们有时也像鼹鼠,在他人的过度“帮助”里,困在别人的影子下,忘了自己也有跌跌撞撞却独一无二的成长轨迹。愿我们都能有鼹鼠想走出那一步的决心,哪怕笨拙,也勇敢做自己。
  • S136***770
    这句话要常常读,常常给自己肯定,才能心中有力量。相信自己,时常安抚自己,会越来越好的。“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 S136***184
    这本小书真戳人,蛤蟆的故事像身边的我们。它教我看懂情绪,原来成长要自己主动去闯、去改变。
同类书籍推荐
  • 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
  • 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
    达娜·萨斯金德
  • 终身成长
    卡罗尔·德韦克
  • 自控力(新版)
    凯利·麦格尼格尔
  • 本自具足 无须外求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 每天读点心理学
    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