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中国制造(红色经典)
小说
中国制造(红色经典)
作者:周梅森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16章)
著名官场小说作家、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原著作者周梅森代表作,荣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

【简介】本书描写了经济发达市平阳十几天内发生的壮丽感人故事,把姜超林、高长河等为代表的高层领导,田立业、何卓孝等中层干部,田立婷、李堡垒等社会底层的普通群众三个层面的人物的思索和奋斗、奉献和牺牲、感情和命运,纠葛交织成一幅迎接新世纪的改革交响曲。无论是早期创作新的历史小说,还是转型创作新的政治小说,周梅森的作品中都有强烈的政治情怀、现实情怀、人民情怀。他有与生俱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也有渗入骨血的对底层民生切肤的同情与关爱。他以他的良知和责任,以他的文学之笔反映这个社会的现实,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敏锐。

随感
  • S131***454
    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反腐倡廉、改革行政机构等问题的思考,在当下仍有深远意义。通过众多人物的命运起伏,真实呈现丑恶现实,揭示社会和生活本质,体现出强烈的当代意识。
  • S132***770
    红色经典值得歌颂
  • S132***665
    《中国制造》以磅礴笔触再现民族工业崛起之路,讴歌了工人阶级"铁人精神"与集体主义信仰。红旗下的机器轰鸣声,奏响的不仅是技术突破的凯歌,更是劳动者用钢铁意志书写的时代史诗。在齿轮咬合间,我触摸到中国脊梁的温度——那是永不熄灭的信仰之火。
  • S131***634
    虽然我只看了一点点,但我觉得这本书很不错,没有像其他书那么枯燥
  • S131***289
    《中国制造》,耳畔仍回响着机器轰鸣与金属碰撞的交响。这本书像一面棱镜,将中国制造四十余年的蜕变历程折射出震撼人心的光谱。从流水线旁的汗水到实验室里的灵光,从“世界工厂”的喧嚣到“中国智造”的崛起,中国制造的每一步跨越,都凝结着一个民族对创新的执着与对品质的坚守。
  • S132***911
    翻开《中国制造》,便仿佛踏入经济浪潮翻涌的时代现场。周梅森以如椽巨笔,勾勒出平阳发展的跌宕轨迹。 书中高层领导与基层实干者的群像栩栩如生。他们在改革的十字路口,面临艰难抉择,既有对发展蓝图的憧憬,又要应对现实困境的掣肘。这让我深刻体悟到,“中国制造”的崛起绝非坦途,背后是无数人负重前行。 它不只是一部小说,更是时代的切片,映照出改革者的热血与担当。激励着我们在当下,无论身处何职,都应秉持这份开拓精神,为新征程贡献力量。
  • 桃桃乌龙闯情关
    读完《中国制造》,我深受触动。这本书生动展现了中国工业的崛起历程,让我深刻感受到先辈们的拼搏精神和国家的强大。它激励着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李治宏
    《中国制造》以宏阔笔触勾勒出民族工业崛起的壮丽画卷,展现了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创新的艰辛跨越。书中无数工匠与企业家用螺丝钉般的坚守,拧紧了时代发展的齿轮,诠释了"制造"背后不仅是器物,更是一个民族不甘屈居产业链底层的铮铮骨气。
  • 李治宏
    《中国制造》以国企改革为镜,照见时代阵痛与人性博弈。周梅森笔下的权力交锋与理想坚守,撕开了经济转型的暗涌,既有壮士断腕的锐度,又暗含对普通劳动者命运的悲悯。改革者的孤勇与体制的沉疴碰撞,留下沉重的思考:发展的代价究竟由谁承担?
  • S132***886
    姜超林对开工奠基和竣工剪彩的热衷,背后是他积极推动地方建设的决心。在他的努力下,平阳通过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腾飞,跨海大桥的建成堪称标志性成就。它不仅在物理上连接区域,更跨越陈旧观念,带动半岛新区发展,使地价房价飙升,展现出基础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拉动作用,彰显了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