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科学/ 社会学/ 乡土中国
社会学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7章)
社会学经典著作

【简介】“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的著名著作之一,作者尝试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进行深层剖析,深入浅出地讨论了结构之构成、功能、运行体系等等,展现了社会结构是如何支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本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但是所蕴含之道理发人深省,时至今日仍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社会学著作。

随感
  • S131***972
    书中提到的“25号宇宙实验”让我印象深刻,实验里老鼠社会的崩溃,引发了我对人类社会走向的思考。还有对永生技术的探讨,让我意识到科技进步背后隐藏的伦理困境。
  • S131***741
    每次阅读都有收获
  • nihaoyu1127
    我觉得作者写清楚了为什么中国人办事爱找关系?为什么”面子”那么重要?这本书像解谜一样指出:因为乡土社会是”熟人圈子”,大家世代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人情和规矩比法律更重要—这种传统至今影响我们。
  • S131***320
    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大门,让我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中,费孝通先生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从多个角度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他指出,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紧密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样的社会里,大家彼此熟悉,信任基于熟悉而建立,许多规矩和行为方式不需要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而是通过世代相传的习俗和道德观念来规范。这让我想到了家乡的村庄,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传达很多信息,这种默契正是乡土社会熟人关系的体现。
  • S123***684
    《差序格局》 :描述了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像水波纹般向外扩散的特点。
  • S123***684
    《无讼》反映乡土社会中人们对诉讼的态度,倾向于通过传统习俗和调解解决纠纷。
  • S123***684
    《乡土本色》是全书总论,指出中国社会基层的乡土性,靠农业谋生的人依赖土地。
  • S123***684
    创造性地把用于观察他乡的人类学方法用于观察本土,形成将本土当成他乡的客观态度,利于揭示客观问题。
  • S123***684
    不仅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中国传统乡村面貌,还抛出后乡土社会如何寻找出路的问题,是认识和破局乡土的重要途径。
  • S123***684
    从基层社会来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所讨论的是普通大众生活中的基层社会。乡土社会人们靠农业谋生,粘着在土地上,“土”是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