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科学/ 社会学/ 乡土中国
社会学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7章)
社会学经典著作

【简介】“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的著名著作之一,作者尝试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进行深层剖析,深入浅出地讨论了结构之构成、功能、运行体系等等,展现了社会结构是如何支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本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但是所蕴含之道理发人深省,时至今日仍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社会学著作。

随感
  • S132***062
    《乡土中国》的第一章名为“乡土本色”,作者费孝通先生从“土气”这一角度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性。 中国人对土地的依赖和热爱是自古以来就有的,我们的祖先从土地中获取食物,在土地上建造房屋,土地是人们生活的根本。因此,中国人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也体现在了中国文化中,比如“安土重迁”“入土为安”等观念。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土地,进入了城市。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根基,不能忘记土地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应该保持对土地的敬畏和热爱,珍惜土地资源,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 S133***588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的经典著作,深刻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与特点。书中以“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概念,揭示乡土社会中人际关系、社会规范等运行逻辑,展现了传统乡村社会的秩序与变迁。其研究方法与观点,对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影响深远,是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窗口,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246630222
    读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深受启发。这本书成书于1948年,却精准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特征,让我对中国基层社会有了全新认识。 书中提到,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 ,“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 这种基于熟悉产生的信任,和现代社会陌生人之间依靠契约与法律截然不同 。乡土社会的 “土”,是对土地的依赖,世代靠农业谋生,人们附着在土地上,形成了稳定的聚居形态 。像“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把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比作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以“己”为中心,亲疏远近分明 ,与西方团体界限清晰的社会结构大相径庭。 在当今时代,虽然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乡土社会受到巨大冲击,但书中的观点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比如,一些乡村地区依旧保留着熟人社会的传统,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的影子仍在 。它让我意识到,理解中国社会不能脱离乡土根源,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要尊重传统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延续性 。
  • S130***062
    乡土社会依靠“礼”而非法律维持秩序。婚丧嫁娶、纠纷调解皆遵循代代相传的习俗,如“无讼”观念下耻于打官司,依赖乡绅调解 。这种治理方式虽缺乏现代性,但成本低、效率高。
  • 郑洋洋2232443106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用14篇短文,像解剖麻雀般拆解了中国传统乡村的肌理。书中提出“差序格局”——人际关系如同水波纹,以个人为中心层层外推;剖析“礼治秩序”——靠人情规矩而非法律维系社会;还探讨了血缘纽带、乡土文盲等独特现象,描绘出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熟人社会图景。这本书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现代社会的钢筋水泥下,始终流淌着乡土中国的文化血脉。
  • S131***111
    开创了中国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体现了费孝通对社会学中国化的努力,对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推动了学术知识的平民化和大众化。
  • S132***497
    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
  • S131***444
    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
  • S132***076
    在“差序格局”的概念中,费孝通勾勒出中国乡土社会最独特的社会结构。以个人为中心,如石子投入水中荡开的涟漪,亲属、邻里、乡党构成亲疏有序的关系网络。这种格局不同于西方“团体格局”的边界清晰,反而充满了弹性与模糊性。在乡村,一句“自家人”能瞬间拉近彼此距离,婚丧嫁娶时全村出动的互助,展现着熟人社会特有的温情。然而,正是这种基于人情的社会关系,也形成了无形的桎梏。“人情大于王法”的观念,使得传统乡村治理中规则常为情感让步;“面子”的重压,让个体在选择时不得不考虑他人眼光,个人的自由意志在集体关系中悄然消解。这种温情与桎梏的交织,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 李仙之 2410101139
    《乡土中国》用细腻笔触勾勒出传统乡村社会的肌理,从差序格局到礼治秩序,字里行间满是对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密码的深度解读,让我深切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
同类书籍推荐
  • 一套书读懂中国人文社会(套装共8册)
    冯友兰
  • 关键对话
    王紫威
  • 后浪智慧宫丛书:洞察(全4册)
    罗伊·索伦森
  • 凯列班与女巫: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
    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 更适合人民生活的模式
    井恩国
  • 逻辑新引 怎样判别是非
    殷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