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记/ 苏东坡传
传记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张振玉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7章)
用诗词书画讲述坎坷仕途!一代大文豪、政治家、艺术家的传奇人生,知识阶层传承千年的理想人格!

【简介】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他终不改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发展慈善事业,创办公立医院,堪比和煦春阳,带给世界无尽生机和温暖。他襟怀苍生,却无奈生活寄于风雨,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而他所表现出的伟大人格与社会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辉。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性格鲜明,形象饱满,可亲可敬,堪称人世间完美的理想人格。

随感
  • S136***599
    读《苏东坡传》:人间清醒的千年范本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从不是史书里扁平的“文豪符号”,而是活生生在人间烟火里打滚的“老顽童”。他会在黄州的泥地里种稻,把“东坡居士”的名号烙在烧饼上;也会在被贬海南时,乐呵呵地把生蚝写进信里,叮嘱儿子“勿语北方君子”,怕旁人分走这份海味。 最动人的从不是他“大江东去”的豪迈,而是逆境里的“自洽力”。乌台诗案差点夺走性命,他却在狱中写“是处青山可埋骨”;晚年流落蛮荒之地,仍能发现“日啖荔枝三百颗”的甜。他把官场的失意,酿成了诗词里的豁达;把生活的苦,熬成了东坡肉的香。 合上书才懂,苏东坡的魅力从不是天赋异禀,而是他教会每个普通人:人生起落是常态,重要的是守住心里的“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份穿越千年的通透,才是他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 S136***784
    书中东坡与子由的相处,“兄弟情深,岁月不寒”。他们年少同赴科举,中年各经贬谪,却总记挂着对方。东坡在惠州缺粮时,子由想方设法寄去物资;子由生病,东坡连夜写家书叮嘱。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一封“近日安好”的书信,就能让彼此安心。这像极了双节里,我们与家人的牵挂——不必时刻相伴,那份藏在细节里的惦念,就是最踏实的温暖。
  • S115***586
    “王安石向外面弟弟喊道:‘停此郑声如何?’弟弟应声回敬道:‘远此佞人如何?’”可见王安石弟弟也不赞同他和吕惠卿往来,王安石光有远大的抱负,没有联系实际,还亲信小人,所以最终才会改革失败吧?
  • S136***681
    读《苏东坡传》:人间清醒的千年范本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从不是史书里扁平的“文豪符号”,而是活生生在人间烟火里打滚的“老顽童”。他会在黄州的泥地里种稻,把“东坡居士”的名号烙在烧饼上;也会在被贬海南时,乐呵呵地把生蚝写进信里,叮嘱儿子“勿语北方君子”,怕旁人分走这份海味。 最动人的从不是他“大江东去”的豪迈,而是逆境里的“自洽力”。乌台诗案差点夺走性命,他却在狱中写“是处青山可埋骨”;晚年流落蛮荒之地,仍能发现“日啖荔枝三百颗”的甜。他把官场的失意,酿成了诗词里的豁达;把生活的苦,熬成了东坡肉的香。 合上书才懂,苏东坡的魅力从不是天赋异禀,而是他教会每个普通人:人生起落是常态,重要的是守住心里的“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份穿越千年的通透,才是他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 S136***177
    这本书展现了一个天才如何在苦难中完成精神的涅槃。从乌台诗案到儋州贬谪,每一次跌落都成为他生命升华的契机。“一蓑烟雨任平生”不仅是诗意超脱,更是与命运和解的智慧。他在黄州煮酒红烧肉,在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把流放地变成精神故乡。这种将苦难酿成美酒的能力,让苏东坡穿越千年,依然与我们鲜活对话——原来生命的圆满,不在于避开风雨,而在于在雨中亦能起舞。
  • S136***031
    苏东坡虽然历经坎坷,但是终不改乐天性格,仍然享受生活,热爱生活,且能助人为乐,这种态度仍然可以激励现在的我们,所以,尽情享受生活吧!
  • S136***746
    假期宣言: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够长了。我们应该学习苏东坡,活得坦然,活得开心。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意义的事情,让人生少一点遗憾,多一点快乐。
  • 潘秀针
    林语堂笔下,东坡颠沛却豁达。黄州酿肉赋诗,儋州传文,以“一蓑烟雨”笑对人生,予人无尽慰藉。这本书很好看,苏东坡的经历很丰富多彩。
  • S136***462
    读完《苏东坡传》,一个在苦难中开花的灵魂跃然纸上。林语堂笔下的苏轼,将仕途的坎坷酿成“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于贬谪路上筑苏堤、创美食、写千古诗文。他最大的魅力不是从未跌倒,而是每次跌倒后,都能带着洒脱的笑容站起来。人生逆旅,他活成了最温暖的月光,照亮我们:真正的胜利,是在泥泞中依然保有仰望星空的能力。
  • S136***784
    假期尾声合上《苏东坡传》,苏轼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没赶景点、没堆计划,反倒跟着他学“慢”——喝点奶茶,读几页书。虽假期要结束,但这份不慌不忙的劲儿,刚好能揣进接下来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