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解读书/ 何为良好生活(解读)
解读书
何为良好生活(解读)
播者:李锐 作者:陈嘉映

播放

扫码听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集)

【简介】「音频解读书,就是用30分钟把一本几十万字的作品给你讲清楚讲明白,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的精华。」 推荐语: 海德格尔的再传弟子,为你从伦理学的角度,精讲什么是良好生活 内容介绍: 《何为良好生活》从利己与利他、事实与价值、目的与手段、思想与行动四方面,为我们说清楚德性与良好生活的关系:要带着良好的德性去生活。也就是既要理性地活着,但更要活出人的意义来,不能成为生活的奴隶,而是要成为生活的驾驭者,那么我们该如何如何驾驭生活呢? 全书通俗易懂,富有趣味,但又不乏思想深度。因此,对于喜欢哲学,尤其是伦理学的朋友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 作者介绍: 陈嘉映,“中国最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呼的人”。其师熊伟,师承海德格尔(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作者翻译过海德格尔的名著《存在与时间》。因此,把他称为中国研究西方哲学的佼佼者,一点都不为过。 金句: 1.伦理学虽与道德问题关系紧密,但它并不是狭义的道德研究,毋宁说,它联系生活整体来考虑道德维度。因此,威廉斯建议把苏格拉底问题即人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作为伦理学的初始问题。 2.经济利益只能支撑经济学,支撑不住伦理学,因为是生存定义利益,而不是利益定义生存。 3.实然和应然在典范那里和合,在典范那里,实然展示了应然。这种更深的和合是通过努力达到的,不经过这种努力,实然与应然不是表面上分张,而是真实地分张:实然不副应然。这种分张需要不是通过解释消除的,而是通过实践中的努力消除的。 4.个人不再作为整体的人通过他所属的实践传统与社会相关联,他的性情、德性跟他的“效用”隔离开来,“生活的意义”渐渐成为主观的事情,而一旦意义成了主观的事情,就等于没有意义了。 5.实践之知是通过行动者组织起来的,一个一个行动者就是实践之知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