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外国小说/ 撒旦探戈(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
外国小说
撒旦探戈(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
作者: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余泽民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6章)
《撒旦探戈》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十几个无处营生的村民在阴雨连绵、泥泞不堪的晚秋季节里上演了一出酗酒、通奸、偷窥、背叛、做梦与梦破的活报剧。

【简介】冷漠与麻木残忍地虐杀着一切生机,直至两个骗子的出现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引领他们迈着周而复始的死亡舞步,走向想象中的光明未来……本书奇妙的结构与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其成为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作品之一,也成为了翻译史上的奇迹。

随感
  • 许泽安
    看完了,这几天写写总评,这个故事是个环环相扣的圆形,某些方面,也很像我们的历史,人类的历史,一种历史周期律,是永恒的重复吧···
  • S137***656
    众人搬到到了那个庄园的废墟,没错就是小艾尔蒂自杀的那个庄园,在这里,众人各怀鬼胎地进入梦乡。弗塔基梦见一个驼背的人,施密特梦见自己的夫人,校长梦见了跟一个男人私奔,却被几个白大褂医生揪住了……
  • S137***134
    他聚精会神、满心自豪地从右向左看着这些倾斜的数字,心里感到对世界的无限仇恨,正是这个世界使那帮卑鄙的恶棍将他选作他们最新肮脏计划的攻击目标。
  • 精细2532覃玥
    贝拉·塔尔用七分钟长卷描绘匈牙利荒村:雨、泥泞、破败农庄。缓慢推镜如时光本身,在泥沼中爬行。枯枝在风中抽搐,钟声在虚无处敲响。这不是电影开场,而是世界终结后的第一日。 镜头语言成为共谋者——我们被迫凝视腐朽,在无尽阴郁中等待那个永不降临的救赎。当村民在泥泞中跳起诡异探戈,人类最后的仪式感竟比绝望更令人战栗。序言在此戛然而止,而真正的黑暗才刚刚开始计数。
  • S137***883
    村庄像一座被世界遗忘的孤岛,村民们在集体破产的废墟上,用酒精、谎言和短暂的情欲填补空洞。那些雨夜里无尽延伸的泥泞路、酒馆里循环往复的探戈舞步、黑暗中闪烁的贪婪眼神,都在消解时间的意义,却又让每一秒的痛苦与迷茫都变得无比真切。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群“角色”,而是一群被生活抽干了灵魂的躯壳,在绝望中盲目追逐着任何可能带来救赎的幻影,哪怕那幻影背后是撒旦的诱饵。探戈舞步的进退拉扯,像极了人性中善恶的博弈、希望与绝望的纠缠;而“撒旦”的降临,与其说是外部的邪恶入侵,不如说是群体内心欲望与怯懦的外化。当村民们放弃思考,将命运交给一个陌生人,这场看似奔向救赎的迁徙,最终沦为一场自我毁灭的狂欢——这正是最刺骨的批判:绝望最可怕的不是摧毁生活,而是让人丧失独立思考的勇气,心甘情愿地沦为盲从的奴隶。
  • 许泽安
    探戈跳到了最后一步,圆圈将要闭合,结局如开局。“闭上眼睛——与其说他被那阵闹鬼似的钟声给吓住了,不如说惊愕于这突如其来的寂静”又是又是寂静,又是钟声,后面还会响起对话吧,又重演了。
  • S137***305
    这章出现了许多人物视角,再次审视之前的事件,从画作的背面观察,旨在揭露表象之下的真相、谎言背后的动机,事件逐渐走向终结,一切都将落下帷幕。
  • S137***656
    透视,假如从前面这一章里面,村民还是听信了伊利米阿什的鬼话,把钱一股脑地给了伊利米阿什,在酒馆里面狂欢,在酒精的刺激下,众人各怀鬼胎,但是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想象到了新村庄里面的美好生活。村民把行李收拾好,甚至有些人把家具都拆了,在搬迁路上丑态百出。村民走向城市的过程,不过是重复历史上被剥削者迁徙的宿命
  • 人工智能2533王正情
    贝拉·塔尔的七小时长镜头里,雨泥与谎言在匈牙利村庄交织成永恒的黄昏。居民们如困在轮回中的蝼蚁,重复着算计、背叛与徒劳的等待。骗子伊里米亚斯如同黑暗弥赛亚,用空洞的承诺编织新的牢笼——人们甘愿追随的,从来不是希望,而是对绝望的仪式性依赖。 那些长达十分钟的静止画面,实则是灵魂的焦土:牛群在迷雾中蹒跚,女孩给猫喂下毒药,男人们在酒馆跳着癫狂的探戈。每一步都踏向更深的泥沼,每一次旋转都在靠近虚无。所谓撒旦探戈,正是人类自我欺骗的完美舞步——向前六步,后退六步,最终回到原处,却以为走了很远。 当雨终落下时,冲刷的不是救赎,而是所有谎言的残骸。
  • 许泽安
    这一章,故事的开篇是润稿员在修改语言粗俗的上尉的小说,令人啼笑皆非。 之后故事也提到了那个戏份很多的主要人物,伊利米阿什 同时,故事快到达了结尾,我们的探戈跳到了倒数第二步
同类书籍推荐
  • 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
  • 悉达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代表作)
    (德)赫尔曼·黑塞
  • 愤怒的葡萄
    约翰·斯坦贝克
  •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 肖申克的救赎(斯蒂芬·金作品系列)
    斯蒂芬·金
  •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