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工业革命400年
历史
工业革命400年
作者:吴京平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8章)
带你看透时代巨变中如何立身处世的生存之道!

【简介】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煤炭与锅炉,一直到智能手机的出现;从无敌舰队第一次贩卖黑奴,讲到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一边是技术的演变更迭,另一边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变迁,这几条线索交织成工业革命的一张网。评书一般连绵不绝,讲述出400年工业革命背后的故事。 历史上一轮又一轮的工业革命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人类的一项又一项技术发明,如何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什么瓦特成了蒸汽机之父?瓦特做对了什么?为什么最早发明火车头的理查· 特里维西克穷困潦倒,反倒是乔治·斯蒂芬森成了火车之父?电灯泡是不是爱迪生发明的?他怎么成了洛克菲勒的潜在竞争对手?特斯拉是如何从欧洲移民到美国的?为什么这些人总喜欢往美国跑? 本书延续吴京平科学史评话风格,以人物为叙述主体,以评话的形式将工业革命400的经历程完整叙述。从一个个故事和现场中,我们了解到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发展进程,如何造就了便捷高效的现代文明,我们是如何从手工业时期,走到如今的科技时代。

随感
  • 毅毅
    读完《工业革命 400 年》,内心满是震撼与思索。作者吴京平以评书般生动的笔触,将四个世纪的工业发展历程娓娓道来,让我仿佛置身于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洪流之中。 书中最令我着迷的,是其多线索交织的叙事方式。从蒸汽机的轰鸣到信息技术的浪潮,技术演变、人物故事与社会环境变迁相互交融。瓦特改良蒸汽机时的困境、爱迪生与特斯拉的竞争,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让冰冷的技术史变得鲜活起来。我深刻认识到,每一项重大发明的背后,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无数人智慧、勇气与坚持的结晶。 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生产力的飞跃,更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加速,同时也衍生出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
  • S131***148
    书里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剖析很深刻。它带来生产力飞跃,改善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化和全球化。但书里提到的工业革命也并非一帆风顺,是一系列挑战和危机推动着人类不断探索、创新,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我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不应退缩,要把它们当成成长的契机。在遇到挑战时,需要我们重新审视问题,调整方案,最终取得进展。我们站在时代前沿,更应关注科技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做好准备。
  • S131***304
    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 S131***907
    读完《工业革命400年》,内心满是震撼。从英国纺织业机械化开始,技术革新如汹涌浪潮,重塑了全球的经济、社会结构。作者用丰富史料和精彩评话,讲述了工业革命进程中,无数发明家的突破、资本与权力的博弈。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探索与创新精神的见证。如今站在新起点,我们应汲取历史经验,迎接科技变革,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 S131***889
    工业革命400年,是人类文明的狂飙突进。从蒸汽机的轰鸣到智能机器人的精密运转,技术突破重塑世界格局。它带来生产力飞跃、生活巨变,却也引发资源危机与环境挑战。回望历史,我们既惊叹于创新伟力,更需思索如何在发展中寻求可持续的平衡。
  • heihei
    这部作品最珍贵的启示,在于揭示了历史演进的深层韵律。当19世纪英国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发起罢工催生五一劳动节,当21世纪的我们为AI伦理争论不休时,那些被技术浪潮裹挟的个体命运,始终在重复着相似的困境与抉择。作者以史家之笔提醒我们:工业革命从来不是冰冷的机器进化史,而是无数普通人用血肉之躯书写的文明史诗。这种将宏大叙事与微观视角熔铸一炉的写作功力,使《工业革命400年》既是一部技术文明通史,更是一面映照当下、烛照未来的镜子。
  • S131***264
    ①都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工业布局的新变化。 ②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第一次导致近代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即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第二次,垄断组织产生,并与国家政权结合。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三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化,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③都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第一次,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殖民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第三次,推动了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
  • S131***773
    吴京平以惊心动魄的笔调,勾勒出人类驯服暴烈能量的壮阔史诗。当诺贝尔在实验室里被炸得遍体鳞伤时,他手中颤抖的硝酸甘油试管,正折射着工业文明的双面性——毁灭与创造仅一线之隔。作者穿透硝烟弥漫的表象,揭示出更深层的技术哲学:从东方炼丹术士的偶然发现,到近代化学的精确配比,火药的进化史实则是人类理性逐渐掌控野性能量的缩影。 最富戏剧性的是书中描绘的悖论:诺贝尔为控制爆破风险发明的硅藻土炸药,最终使采矿效率提升十倍,却也让战争屠杀进入机械化时代。那些铺就横贯大陆铁路的爆破坑洞,与凡尔登战场上的弹坑,竟系出同源。吴京平在此抛出一个沉重命题:当技术的潘多拉魔盒打开后,文明究竟是在筑路还是在掘墓?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工业力量的伦理边界,永远比技术参数更难界定。
  • S131***551
    这400年的工业历程,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见证,它改变了地球的面貌,重塑了人们的生活,也必将在未来继续引领我们迈向更为璀璨的明天,只是在前行的路上,我们也需时刻警醒,让工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这一伟大的进程永不停歇且满是温度。
  • S131***954
    好看
同类书籍推荐
  • 明朝那些事儿 1
    当年明月
  • 赛雷三分钟漫画世界史
    赛雷
  • 好看到睡不着的中国史(全四册)
    史壮宁
  • 三国史话
    吕思勉
  • 文明的拐点:瘟疫书写的人类通史(世界读书日独家首发)
    乔纳森·肯尼迪
  • 大争之世:改变古代中国的十五次战争
    张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