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美丽新世界
小说
美丽新世界
作者:阿道斯·赫胥黎、孙法理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1章)
20世纪百佳小说第五名,关于人类的未来,没有比这更精准的预言,名家名译,无删节全本,收录赫胥黎解读前言。

【简介】本书描绘了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人类精确而“完美”的生活。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处于“幸福”状态的人们自带预先设定的种姓诞生于工业化的育婴房,接受种种安于现状的教育,热爱机械化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一切不确定的因素都被消除。他们拥有安定与无限的 “自由”,却丧失了个性、艺术、婚姻、甚至情绪;欲望替代了爱情,快感替代了幸福,设定替代了思考。偶有对现状产生怀疑或叛逆心态者,均被视为不安定因素放逐边远地区。

随感
  • 医护学院 助产233-1班 约则有果
    在这个用生物工程和心理暗示构建的世界里,人类从胚胎期就被划分成五个种姓,每个阶层都被灌输“安于现状”的思想钢印。阿尔法们自视高贵,贝塔们欣然接受次等地位,而最低级的艾普西隆甚至从未怀疑过自己存在的意义。
  • S132***743
    《美丽新世界》就像一记警钟,提醒我们:科技和物质的进步是好事,但绝不能以牺牲人性和自由为代价。真正的幸福,不是被设定好的快乐,而是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感受喜怒哀乐。
  • S131***016
    《美丽新世界》勾勒出反乌托邦图景,标准化幸福背后是人性的禁锢与消解,让人反思科技与自由、秩序与本真的矛盾与挣扎。
  • S131***129
    当自由成为祭品:《美丽新世界》的文明困境与人性叩问 合上《美丽新世界》,眼前浮现的不仅是一个充满科技奇观的乌托邦,更是一面映照现代文明的棱镜。赫胥黎笔下这个用“幸福”浇筑的社会,以看似完美的秩序掩盖着人性的荒芜,让我不禁思考:当我们在追求物质丰裕与社会稳定时,是否正在不自觉地走向自由与人性的反面? 在这个用生物工程和心理暗示构建的世界里,人类从胚胎期就被划分成五个种姓,每个阶层都被灌输“安于现状”的思想钢印。阿尔法们自视高贵,贝塔们欣然接受次等地位,而最低级的艾普西隆甚至从未怀疑过自己存在的意义。社会通过“嗦麻”——一种能带来短暂欢愉的精神麻醉剂,将所有可能的不满与痛苦都化解在虚幻的快乐中。这种被精心设计的“幸福”,实则是对人性的彻底剥夺。
  • S132***129
    读《美丽新世界》,仿佛踏入荒诞又可怖的未来。赫胥黎构建的乌托邦,人从胚胎就被划分等级,个性与情感被磨灭,看似和谐幸福,实则是人性的囚牢。这让我反思科技与人性的关系。科技本应服务人类,可在书中却成了统治工具。“嗦麻”虽能带来虚幻快乐,却剥夺了人们感受真实痛苦与幸福的权利。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时,绝不能以牺牲人性为代价。这本书如警钟,提醒我们警惕看似美好的陷阱,守护人性的本真与自由。
  • 寻梦环游
    在书中,科技已发达到能通过基因技术控制人类的生长和分化,人类从胚胎时期就被设定好了社会等级和未来命运。人们生活在看似完美的世界里,物质极度丰富,欲望能轻易得到满足。但这种快乐是虚假的,人们失去了真正的情感、自由和思考能力,如同被操控的木偶。书中的“野蛮人”约翰,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来自原始社会,有着对真实情感和自由的渴望。当他进入这个“美丽新世界”后,他的价值观与新世界产生了激烈碰撞。他拒绝接受这种看似幸福实则空虚的生活,努力追求自由和真实,尽管最终失败并选择自杀,但他的抗争就像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这个绝望的世界带了希望,它提醒我们,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都不能忘记人的本质和价值。我们要珍视自由、情感和思考的能力,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不被虚假的快乐所迷惑,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S131***792
    初读《美丽新世界》,未来世界设定新奇,却越读越压抑。在那个科技至上的世界,人们从胚胎就被划分等级,用“唆麻”消解负面情绪,生活像被设定好的程序。 但这真的是幸福吗?没有思想与个性,连快乐都是被操控的幻觉。对比现实,我们虽有烦恼,却拥有自由意志与真实情感。这本书就像警钟,提醒我们科技发展中,莫要丢了自我。
  • S117***015
    《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创作的反乌托邦小说,与《1984》《我们》并称三大反乌托邦经典。这部作品构建了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人类从试管中孕育,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成长,被划分为不同等级,各司其职,和谐有序。 在这个看似完美的世界里,没有战争、疾病和贫困,人们通过服用名为“苏摩”的药物来获得快乐和满足。然而,这种幸福却是建立在失去自由意志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的。人们不再有家庭、爱情和艺术,一切都被标准化和工业化。 赫胥黎通过对这个虚构世界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人类在追求幸福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他警示我们,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精神的自由和情感的丰富。如果我们为了追求表面的和谐与稳定,而放弃了对自由和真实情感的追求,那么我们可能会失去作为人类的本质。 书中的“野蛮人”约翰,作为传统价值观的代表,与这个新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挣扎和反抗,正是人类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这部小说也引发了我们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持人性的光辉和自由的精神
  • S131***559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以其独特的反乌托邦视角,深入探讨了人类成熟周期与社会束缚的交织。在这部作品中,我们见证了主人公约翰从预设命运的束缚中觉醒,勇敢追求内心真实和自由的历程。这一过程不仅揭示了人类成熟的关键——对自我和自由的认知,也为我们提供了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 尽管书中描绘的未来社会充满弊端,科技滥用、人性扭曲,但赫胥黎并未让我们陷入绝望。相反,他通过约翰等角色的反抗和觉醒,传递出希望和变革的力量。这种力量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如何严苛,人类都有能力去改变现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美丽新世界》不仅是一部警示之作,更是一部充满希望和激励的作品。它以积极的落脚点呼吁我们:在科技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应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确保科技服务于人,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和幸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一个真正成熟、美好的未来。
  • S131***892
    赫胥黎笔下的乌托邦,实则是冰冷的反乌托邦牢笼。基因工程定制人类、嗦麻麻醉精神、条件反射塑造思想,人们看似自由快乐,实则沦为被技术与权力操控的提线木偶。当效率至上、情感被视为缺陷,所谓的“幸福”不过是标准化生产的虚幻泡影。这让我反思:在追求科技进步的今天,我们是否也在不自觉地舍弃人性的温度与生命的独特?警惕技术异化,守护真实的自我与情感,或许才是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
同类书籍推荐
  • 追风筝的人
    卡勒德·胡赛尼
  •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 肖申克的救赎(斯蒂芬·金作品系列)
    斯蒂芬·金
  •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合集(套装共5册)
    阿尔贝·加缪
  • 小妇人(电影原著珍藏本·未删减口碑译本)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