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记/ 人物传记/ 苏东坡传
人物传记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6章)

【简介】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也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随感
  • S137***927
    至此,以及讲到了苏东坡乐观旷达的处事风格的形成。在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过后,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即夫人去世等,经历了官场沉浮,社会黑暗,人性冷暖,他走进了自己的世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人生的意义,发现生活的乐趣,拯救自己于水火,给后代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
  • S137***359
    提起苏东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无论是学生时期的诗词研究,生平了解,抑或是闲暇之余的拜读,东坡居士的词,与他的生平,都让人不惊赞叹,此乃神人。此处神人并非如今网络用语之贬义,而是发自内心的佩服。他豁达,乐观,懂礼,循法,博学多才,无一不精通。
  • S137***884
    何妨吟啸且徐行
  • S137***652
    豁达的苏东坡启发我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 S137***303
    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 S137***488
    4到10这几章里,苏东坡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在民生与诗意间奔走。修水利、救饥民显其务实,写“明月几时有”露其豁达,哪怕官场受挫,也总能在烟火气里寻得乐趣。他让我懂:真正的强大,是在困境中把日子过成诗。
  • S137***927
    读到此处,苏东坡的个性已经一览无余了,讲到他的交友,讲到她的文人事迹,讲到他的著作,在和弟弟得相处之中,他们不断的进步。在和友人得互动之中,他不断的发现自己对于人生新的看法,就这样不断往前,不断学习,不断纠正
  • S137***621
    读《苏东坡传》17-19章感悟:这三章里,苏东坡贬谪中的“韧性”最戳人——贬至黄州时,他从“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苦,转身种稻、酿蜜、做东坡肉,把流放日子过成了烟火诗。他写《赤壁赋》不是无病呻吟,是在“人生如逆旅”的困局里,把“被贬”的苦嚼出了“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的甜;哪怕后来再遭贬谪,也没揪着委屈不放,反倒用文字记风物、用善意待乡邻。原来真正的豁达从不是没难过,是像他这样,摔进泥里时,不骂不怨,先拾块石头刻句诗,再种棵菜等丰收。
  • S137***374
    《苏东坡传》第四章,读罢掩卷。 他反对新法之激进,却非为反对而反对,唯见民生多艰而痛心。政见不合,甘离中枢,宁守地方为民做实事的坦荡,恰是赤子本色。 乌台诗案未至,然此章已见风起青萍。其魂在“不合时宜”四字——一个真诚的灵魂,在复杂的政治中,注定坎坷,却也注定不朽。
  • S137***852
    苏轼被贬到海南时,岛上无药无医,他却写信告诉儿子:“每闻京师丧事,心且寂寥。幸而老夫尚健。”在绝境里,他依然试着酿酒,学着吃生蚝,和黎族百姓做朋友。他没有假装快乐,只是依然对具体的生活本身,抱有最朴素的好奇。这份在暮年绝境中依然不灭的生趣,比所有的豪言壮语,都更显生命的韧性。
同类书籍推荐
  • 鲁迅
    李正蕊
  • 色戒
    夏世清
  • 鲁迅传套装
    许寿裳
  • 人民文豪鲁迅
    李平心
  • 苏东坡新传
    李一冰
  • 苏东坡传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