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科学/ 社会学/ 乡土中国
社会学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7章)
社会学经典著作

【简介】“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的著名著作之一,作者尝试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进行深层剖析,深入浅出地讨论了结构之构成、功能、运行体系等等,展现了社会结构是如何支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本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但是所蕴含之道理发人深省,时至今日仍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社会学著作。

随感
  • 朱瑶2024级视觉传达设计13班241020251303
    初读《乡土中国》,便被其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所吸引。书中对乡土社会的剖析,如同一把钥匙,为我开启了理解中国乡村文化的大门。作者用质朴的文字,将乡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一一呈现,让我仿佛看到了那片充满烟火气的乡土大地。 书中提到的“差序格局”,让我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涟漪般层层扩散,以自我为中心,向外延伸。这种格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之中,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而“礼治秩序”则让我看到了乡土社会中秩序的维持并非依靠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是基于传统和习惯,这种内在的约束力是乡土社会独有的魅力所在
  • HL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以冷静的笔触解剖中国乡村社会的肌理,揭示出血缘、地缘与礼治交织的生存逻辑。这部七十年前的著作至今仍具惊人解释力,书中描绘的差序格局、长老统治等概念,恰似一面镜子,照见当代城市化浪潮下那些顽固存续的乡土基因。当乡村振兴成为时代命题,费老对"乡土本色"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城乡二元困境的原始密码。这本小册子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用人类学的显微镜,发现了沉淀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DNA。
  • S131***982
    加深了对本土文化认识
  • S130***062
    随着城市化推进,乡土文化面临冲击,但方言、手工艺、地方饮食等仍被部分保留。例如乡村旅游兴起后,传统农耕展示、民俗表演成为文化再生的新路径 。这种“土”与“新”的碰撞,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 S132***885
    读了乡土中国让我更能深刻了解中国的本土文化
  • S132***207
    《乡土中国》以简洁凝练的笔触,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深层肌理。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概念,打破了对乡土社会“落后愚昧”的刻板认知,揭示其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独特运行逻辑。在城镇化浪潮席卷的当下重读此书,更能感受到传统乡土文化的韧性与局限:熟人社会中的人情纽带,既构建了温暖的共同体,也可能成为束缚个体的人情枷锁。它让我明白,理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需穿透现代文明表象,从乡土文化的根系中寻找答案。
  • coisini
    作者以“乡土性”为核心,用“土气”“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等概念,解构了乡土中国的生存密码。土地是农民的根,人们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形成了安土重迁的性格;“熟人社会”里,道德、舆论与关系网络交织成无形的规则,维系着社会运转;“差序格局”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亲疏关系网,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世逻辑。这些看似抽象的理论,在先生的妙喻下变得鲜活——“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寥寥数语,道尽中国人际关系的本质。
  • 十九畫生
    了解中国必读书目
  • S131***646
    体系完善
  • 哈哈哈
    名实分离在春节返乡时格外刺眼,表弟用直播祭祖遭长辈训斥,镜头里的香火与手机屏幕,照见乡土中国的双重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