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
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5章)
结婚,卖血!没有吃的,卖血!儿子生病没有钱,卖血!可儿子不是亲生的……

【简介】本书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本书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2000年)、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他哭了。《余华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其实是一首很长的民歌,它的节奏是回忆的速度,旋律温和地跳跃着,休止符被韵脚隐藏了起来。作者在这里虚构的只是两个人的历史,而试图唤起的是更多人的记忆。《余华作品:许三观卖血记》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犹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于是,作者不再是一位叙述上的侵略者,而是一位聆听者,一位耐心、仔细、善解人意和感同身受的聆听者。他努力这样去做,在叙述的时候,他试图取消自己作者的身份,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位读者。事实也是如此,当这《余华作品:许三观卖血记》完成之后,他发现自己知道的并不比别人多。

【金句】在时代和个人的种种不幸中,我却看到了生活的种种幸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道。

“我刚才哭是以为一乐死了,现在哭是看到一乐还活着。”

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人只有被逼上绝路了,才会有办法,没上绝路以前,不是没想到办法,就是想到了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做。

爱不是我多有钱,有多么大的智慧和成就,而是我把一切给你。关键时刻,替你挡风遮雨。

随感
  • S132***965
    许三观是一个复杂而丰满的人物形象,他的优点和缺点都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对他既充满敬意又深感同情。
  • 幸运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以血为墨写就的生命史诗。小说用十二次卖血串起中国平民三十年的生存简史:饥荒年代换粮的鲜血、文革中救子的热忱、暮年为尝猪肝黄酒再赴医院的可笑悲凉。余华以冷幽默解构苦难,让许三观在荒诞境遇中迸发惊人的生存智慧——用嘴炒菜抵御饥饿,以想象喝汤对抗贫瘠。那些血管里流淌的不仅是维系生命的液体,更是底层人民在时代裂缝中倔强生长的尊严。当卖血从救命稻草沦为失效仪式,个体命运与历史洪流的错位愈发荒诞。书中父爱如沉默的江河:许三观背着儿子穿越星夜求医的剪影,比任何宣言都更具震撼力。这部作品剥离了《活着》的极致惨烈,却以粗粝温情织就平民英雄的赞歌。那些混合着泪水的笑声,最终凝成中国文学里最动人的血色图腾。
  • S131***116
    余华以冷峻笔触解构苦难,用黑色幽默消解生存之痛。重复的卖血仪式形成命运回环,粗粝对话中迸发民间生命力。血管里流淌的不仅是求生欲望,更是被时代碾压的小人物尊严。作者以减法写作剔除宏大叙事,让血色寓言在荒诞中抵达真实,最终用一碗炒猪肝完成对苦难的和解,见证人性在绝境中的柔韧闪光。
  • 张静 24430600011
    许三观一次次用血液兑换生存资本,那些带着体温的钞票背后,是一个底层父亲笨拙却滚烫的守护。当卖血从谋生手段沦为生命价值的标尺,荒诞中照见的,是小人物在苦难里开出的人性之花,卑微却闪耀着令人心碎的光芒。
  • S131***215
    卖血是为了娶亲,是为了救治重病的孩子,是为了郑重款待贵客,是为了不被饿死,是为了生存。每次遇到灾祸,他都是靠卖血撑过去的。一关又一关,再难的日子,他都没有倒下。他用躯体支撑起了自己的家,和妻子一起,拉扯大了三个儿子。不能卖血了怎么办?再遇到灾祸怎么办?他没有答案,所以他最后会不知所措地哭。
  • S131***725
    许三观坚韧不屈,在苦难中坚守家庭,人性光辉令人动容。
  • 奈川良年
    合上书卷,许三观佝偻着背奔波卖血的身影挥之不去。在物资匮乏的岁月里,卖血成了他对抗命运的唯一筹码。为救重病的一乐,他一路卖血奔赴上海,虚弱得几近昏厥仍咬牙前行,用滚烫的热血浇筑起家庭的庇护所。 书中最令人动容的,是苦难淬炼出的人性光辉。即便生活布满荆棘,许三观仍将非亲生的一乐视如己出,与妻子许玉兰在争吵与扶持中坚守真情。这份超越血缘的爱与相濡以沫的温情,在灰暗的年代里熠熠生辉。 许三观的故事是时代的缩影,道尽普通人在命运浪潮中的渺小与坚韧。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刁难,都要永葆希望,珍惜身边点滴温暖。
  • 李世页
    在看许三观为了救一乐去上海一路上卖血的时候,我的心一直紧绷着,我以为许三观是必死的结局,但是没有,所以无论三个儿子嫌弃父亲丢脸都无关紧要,我认为活着就好!但是回望过去三个儿子也都互帮互助,也很懂事。许三观,你的身体真的很健康!
  • 石化2333陈灿2302081327
    《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买的不是血是命是力,人物的思想观念正是当时历史的反映。虽然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但是三观还是把一乐当亲儿子对待的,在一乐离家出走后,三观把一乐找回来了并且一乐想吃面的时候带一乐去吃面;一乐青年知青下乡,为了能让一乐和二乐早点回到城里,自己去卖血换钱给二队长做了一桌子好吃的;一乐得了肺炎要去上海的医院治病,三观为了筹钱一路卖血换钱……余华先生笔下的三观等人物都是有灵魂的有血有肉的,有夫妻的互助和体谅,有邻居间的互帮互助,有亲情一乐二乐和三乐三兄弟一路来也在互相帮衬着,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一直告诫着我……
  • 朱瑶2024级视觉传达设计13班241020251303
    《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让我深感震撼的作品。小说以许三观的卖血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苦难中挣扎求生的历程。许三观的形象十分鲜活,他虽然平凡,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生活的重压下,他一次次卖血,只为维持家庭的生计。这种无奈与坚韧,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伟大。 读这部小说时,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许三观的故事让我明白,生活从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心中有爱,有对家人的责任,就能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小说语言质朴,却蕴含着深刻的力量,让我在阅读中不断反思自己的生活。它让我懂得,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因为生命本身就有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