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文学鉴赏/ 古文观止
文学鉴赏
古文观止
作者:吴楚材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39章)

【简介】本书是历代中国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古代散文的入门书。

随感
  • S137***100
    每次阅读古文,都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以极简语言表达出其精神内涵,同时也感叹时代的变化,语言的变化。阅读古文,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 S137***346
    看这本书不仅感慨古人的智慧,也对我现在的日常生活十分有用若说家国情怀是《古文观止》的筋骨,那细腻深沉的情感便是其血肉。读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的恳切,道尽祖孙相依的温情,字字泣血,让人不忍卒读,更懂 “孝” 字背后的重量;读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的雅致,伴着 “死生亦大矣” 的慨叹,将文人雅集的欢娱与对生命的思考交织,让人仿佛置身永和九年的暮春。
  • S137***790
    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古文化知识,也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了解了很多历史,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很多
  • S137***184
    看了这本书之后感慨万分,感觉古人智慧非常强大,我也很乐于很助于很乐意去读
  • S137***573
    展卷读《古文观止》首数篇,只觉墨香里裹着千年风骨。《郑伯克段于鄢》一笔写尽家事权谋,“多行不义必自毙”八字如金石掷地,将庄公的隐忍、共叔段的骄纵剖解得入木三分,原来古人文笔写世情,比今时小说更见锋利。 再读《曹刿论战》,“肉食者鄙”四字振聋发聩,曹刿于两军对垒间观气、察鼓、审辙,把战事讲得如观弈般清晰,原来“智慧”二字,从不是空谈义理,而是藏在“一鼓作气”的实操里。 初读不过三五篇,已觉古人立言,不尚华丽辞藻,只以风骨立文,每一句都是历经时光淘洗的真见。掩卷时竟有恍惚,仿佛与千年前的智者对坐,听他们说世情、论兴亡,余味绵长
  • S137***968
    郑伯纵弟谋,杀之情不留。放母心又悔,遂作黄泉隧。迎母言欢悦,不见迩誓绝。史官书青史,言克讽其为!
  • S137***242
    在众人争功求赏的喧嚣中,他选择沉默。他并非没有功劳,而是认为忠君本是自然,如“天不言自高”一般,无需索求。这种读了《介之推不言禄》将高尚品德内化为本分的态度,比任何激昂的自辩都更有力量。 他的离开同样决绝——并非赌气,而是一种彻底的清醒。他看清了名利场的本质,便带着母亲隐入绵山,用彻底的沉默完成了对功名最彻底的告别。 读完不禁反思:在当今这个强调“展示”与“争取”的时代,这种不辩、不争、将操守活成本色的精神,何其珍贵,又何其震撼。他的沉默,本身就是对功利最响亮的
  • S137***625
    初读《郑伯克段于鄢》,只觉郑庄公心机深沉,对胞弟“纵其欲而使之放,养其恶而使其成”,步步为营逼其叛乱。可细品方知,这出兄弟反目,根源在武姜的偏爱。一碗偏心的“羹”,埋下了兄弟嫌隙的种子;一句“多行不义必自毙”,道尽了庄公的隐忍与算计。
  • S137***052
    人类的一切行为与进化,离不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国史亦是如此。从第一个角度婚姻来看,一夫一妻的组织基础逐渐汇聚为社会的起源,而到了礼经所言的婚姻是家族制度全盛背景下的习俗,体现了家族的昌盛而埋没个人价值
  • S137***896
    好看
同类书籍推荐
  • 宋提刑洗冤集录
    宋慈
  • 冯其庸评点红楼梦(全6册)
    冯其庸
  • 江湖不远:水浒中的那些人(增订本)
    鲍鹏山
  • 人生得遇苏东坡
    意公子
  • 苏轼和他的朋友们
    杨胜宽
  • 佛教与晚唐诗
    胡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