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 成功励志/ 全球自我疗愈先驱露易丝·海双经典: 每一天爱自己+写下爱自己的每一天(全2册)
成功励志
全球自我疗愈先驱露易丝·海双经典: 每一天爱自己+写下爱自己的每一天(全2册)
作者:露易丝·海、谢佳真、李瑛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90章)

【简介】这是一套致力于帮助你重新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心灵指南。通过每天一点点的自爱实践,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重塑自我。40年验证有效的正面引导——写下的每一天,都是爱自己的练习。 《每一天爱自己》:全书共有366篇,对应一年366天,每天读一篇鼓励自己、治愈自己的句子。让你在每一天都能运用露易丝的智慧,建立对生命的爱与信任。 《写下爱自己的每天天》用68次书写、绘画练习,让你在读与写之间完成一次完整的身心更新,更能让你深刻感受到爱与温暖的力量。别光说爱自己!写下来,奇迹才会发生! 本套书适合任何想要重新寻找自我、重新建立生活节奏的人,通过持续的自我关怀与记录,让你成为最爱自己的人,获得心灵的自由与力量。

随感
  • S137***823
    自我疗愈需兼具“科学理性”与“人文温度”。书中所有先驱的理论均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同时注重人文关怀——比如英国先驱朱莉·巴特勒在研究中,既记录生理数据变化,也关注患者的情绪体验。这提醒我,日常实践中需避免两个极端:既不盲目相信“偏方式疗愈”,也不陷入“唯数据论”。用科学方法制定计划(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同时以包容心态接纳疗愈过程中的反复,才能让自我疗愈真正可持续。
  • S137***823
    文化差异赋予自我疗愈多元路径。书中对比了东方传统疗愈与西方现代疗法:日本先驱将茶道中的“专注”融入情绪疗愈,印度先驱结合瑜伽呼吸法与现代心理学。这种差异并非对立,而是证明自我疗愈无固定模式。这启示我,无需盲目模仿他人经验,可结合自身文化背景与生活习惯选择方式——比如将传统冥想与日常通勤结合,让疗愈自然融入生活,而非成为额外负担。
  • S137***823
    自我疗愈需打破“单一维度”认知。书中美国先驱乔恩·卡巴金提出的正念疗愈,打破了“疗愈=治疗疾病”的局限,将心理状态、生活方式纳入整体范畴。他的研究显示,长期正念练习能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改善慢性疼痛。这颠覆了我此前认为“疗愈仅针对生理病症”的想法,也让我明白失眠、焦虑等问题,需结合心理调节、作息调整等多维度干预,而非依赖单一方法。
  • S137***823
    自我疗愈的核心是“向内看见”。书中多位先驱均提到,现代社会多数人习惯向外寻求健康解决方案,却忽略了身体与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德国先驱芭芭拉·奥克利通过“身体扫描法”引导人们关注细微不适,这种方式并非否定医疗,而是建立“自我感知—主动干预”的健康意识。这让我意识到,日常忽视的疲劳、情绪波动等信号,实则是身体发出的“疗愈需求”,学会倾听并回应这些信号,才是健康管理的基础。
  • S137***727
    这本书里的文字带给我平静,抚慰了一天的疲惫,给予极大的精神力量
  • 鲸鱼不是鱼
    读这段文字,我越品越有力量。露易丝·海说疗愈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这话戳中了我——原来先把自己的内心打理顺,才有多余的善意分给世界,不是自私,反而是最实在的温柔。她的基金会低调做公益,不张扬却很踏实,这才是把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这本集结了她核心智慧的书,就像一份真诚的礼物,不管现在的我有没有完全做到爱自己,翻一翻总能汲取到向前的勇气,慢慢学着和自己和解、和世界温柔相处。
  • S137***823
    最触动我的是它打破了“疗愈=消除痛苦”的误区。书中从“情绪觉察”到“身体感知”,用一个个真实案例和可操作的方法,比如“情绪日记法”“呼吸锚定练习”,告诉读者:疗愈不是对抗负面情绪,而是学会与自己和解。此前我总因小事焦虑,尝试书中“身体扫描”后,才发现紧绷的肩颈早已在传递疲惫信号。当我不再批判焦虑,而是像书中说的“给情绪一个安放的角落”,反而能更平静地面对问题。这本书更像一位温柔的向导,它让我明白:自我疗愈无需刻意追求“完美状态”,每一次对自己的温柔觉察,都是在为心灵积蓄前行的力量。
同类书籍推荐
  • 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
  • 降伏其心(全)
    万行法师
  • 情商暴涨的高能沟通秘诀(套装共10册)
    小川直树
  • 允许一切发生:过不紧绷松弛的人生
    李梦霁
  • 胜算
    刘润
  • 段位
    戈旭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