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史学专著/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
史学专著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
作者:丁雨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0章)
以文物讲故事,以图文讲历史,配以300余幅照片,将博物馆展览现场生动地还原在读者眼前,弥补不能到展馆现场的遗憾,营造一种“曾经来过的珍藏记忆”。

【简介】《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集结22篇观展感悟,将中华大地上的故事串联起来,借展览与文物述说起源、发展、交流与衰落。出土文物不仅是先民的生活剪影,也映射出他们的精神世界,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 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展览主题思想、布局、展出文物的介绍说明配以300余张照片,将展览现场生动地还原在读者眼前,弥补不能去到展馆现场的遗憾,也可作为曾经来过的珍藏记忆,是一本“拿在手上的展览”。其文笔生动幽默,兼具锋锐的思考与丰沛的情感,借展览重现历史场景、人物风貌的同时,追溯了历史动态演进的线索以及历史规律。

随感
  • 夏焕梅 2410704204
    站在那面斑驳的青铜爵前,我忽然感到一种奇异的连接——这只三千年前的酒器,曾经盛过怎样的欢愉与哀愁?它的铸造者、使用者早已化为尘土,而它却静静躺在这里,任由我观赏。 这就是《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带给我的震撼。在那些静谧的展柜间穿行,我看到的不仅是文物,更是无数生命的回响。汉代陶俑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微笑,唐代丝绸之路上异域风格的银器,明清书画中那些欲说还休的留白——它们共同诉说着中国文明如何在与世界的对话中,既保持自我,又不断新生。 我们这代青年,不必成为考古学家或文物修复师,但我们可以成为文化的理解者、对话者、创新者。看展归来,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让我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化自觉,同时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 S136***220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穿越历史长河,欣赏中华文明的瑰宝,探寻博物馆背后的故事,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 穿靴子的猫
    作为参观过国内、国际大大小小少说几百座各类博物馆的历史爱好者,每一次去往博物馆,都会充满敬畏、仰望。博物馆不是静止的,而是常看常新的。这本书里,作者着眼从“文物”看向“文明”,不仅能让我回忆起彼时彼地现场看到书中文物的场景和所感,更启发了仿佛来自文物与读者的“双向凝视”:如今,文博爱好者越来越多,从古老悠久的历史中提炼菁华,走向文明进步是大势所趋。文物,也要“活”起来,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华重。
  • 数会2408班冯静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就像一位贴心的向导,带着我们逛遍博物馆里的宝贝。书中22篇观展感悟,把中华大地上的故事串起来,通过出土文物,我们能看到先民的生活日常,还能读懂他们的精神世界,清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它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把展览的主题思想、布局这些都讲得明明白白。读了这本书,就像亲自去博物馆看了一场场精彩的展览,能让我们更懂历史,更爱传统文化。
  • 能动学院张宇
    文明的对话展柜里,商周青铜鼎的饕餮纹与古埃及方尖碑的象形文字隔展相望,秦汉陶俑的阵列与古希腊雕塑的肌肉线条隔空对话。展品不再是孤立的文物,而是文明交织的密码。它让我们看见,中国从未脱离世界,世界也始终映照着中国。一场展览,读懂千年文明的共振。
  • 24制药工程2班卢思秀
    站在博物馆展厅,玻璃展柜似时空窗口。仰韶彩陶的弧线藏着先民对土地的敬畏,商周青铜鼎的纹路沉淀着礼乐庄严,这是“博物馆里的中国”,每件文物都是文明坐标。
  • S136***173
    假期宣言:《看展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公众保存了精彩的场景,留下一份值得回味的历史记录。
  • S137***649
    假期宣言:厚厚的一本书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薄薄的几页就能概括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读此书好比中华历史再现眼前。
  • S136***572 曼妮
    虽然我生活在一个不大的城市,我还是喜欢看展,尽管每次看展的人也不多,一年到头的展览次数也屈指可数。观看展品可以以一种更直观的方式长见识,每件展品都可以展示给观众丰富的信息。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喜欢看展,看那些有什么用,书中这段话就是答案: “夺宝急切,所为何事?心心念念,不过是寻根求真。考古人心中之“宝”,与常人的理解不尽相同。真正的“宝”,是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的文物。金银财宝固然夺目,但若残垣断壁、破铜烂瓦能够开口说话,也堪称宝物。考古学者孜孜以求的,便是在形形色色的文物上再度“挖宝”,尽可能地榨取其中所包含的古代信息,然后将这些“宝”组织起来,为人们展示出那曾被人渐渐淡忘的丰满的历史场景。考古人探宝、挖宝、夺宝,所想要追寻的不是“宝”本身的耀眼,而是淳朴厚重的真实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文笔精湛、简洁,读着作者的文字,就如同跟随着他在各个展会中穿梭,作者就是绝佳的导览员!书中配了一些展品的插图,不多,如果能配更多的展品图就好了,可以让读者饱饱眼福。作者不仅分析展品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还从局外人的角度分析了展览场地的布置,有很多视角和观点都是我不曾看到过的,让人受益匪浅。
  • 工商2406班 徐思琪2024240639
    这本书像一场纸上的“看展导览”,既有专业的考古视角,又有亲切的叙事温度。当我们跟着他的文字“逛展”,会发现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从来不是孤立的片段,而是交织成一部立体的文明史。读罢,仿佛自己也在博物馆的光影里完成了一次文明的溯源,对那些沉默的文物,多了份敬畏与深情。
同类书籍推荐
  • 故宫物语
    野岛刚
  • 图说敦煌二五四窟
    陈海涛 . 陈琦
  • 捡来的瓷器史
    涂睿明
  •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苏秉琦
  • 亲历中国考古系列(全8册)
    樊锦诗
  • 灿烂敦煌
    樊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