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外国小说/ 窄门
外国小说
窄门
作者:安德烈·纪德、李玉民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0章)

【简介】《窄门》诉说了一段纯洁炙热却又无限辛酸的爱情悲剧。阿莉莎与杰罗姆是一对表姐弟,自小青梅竹马,两人在诺曼底的乡村度过漫漫却无忧的童年。爱情在同龄的少男少女身上渐渐发芽,起初他们偷偷爱恋彼此,各自藏着秘密和烦恼。爱恋至深时,他们精神交融,一心想为对方变成更好的人,无法忍受任何不完美的产生。然而,阿莉莎在他人的婚姻生活里看到爱情最终落入平凡的模样,对爱情的终点产生了怀疑,她想追求的是永恒之爱,深信世间存在不朽的爱恋,只是通往永恒的道路是一条狭路,进入的门是一扇“窄门”,只有少数人能找到……

随感
  • S136***328
    合上这一章,我对阿莉莎充满了无限的悲悯。她是一个被自身对“绝对”的渴望所燃烧、所毁灭的灵魂。她追求的是神性的光,却忘记了人性本身的温度,才是爱最真实的形态。这场悲剧,无关善恶,只关乎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那无法跨越的、神圣的误解。
  • S136***328
    这一刻的“幻灭”,比任何争吵都更具毁灭性。它让阿莉莎坚信,她成为了杰罗姆通往更高德行的“阻碍”。于是,她做出了最决绝的反应:剪去长发。这一刀,剪断的不仅是秀发,更是她与杰罗姆所爱的那个女性形象的最后连接,是她对尘世之美的彻底弃绝。她以一种近乎自戕的方式,来实践她所理解的“爱”——即通过自我消失,来成就对方的“完美”。至此,“窄门”对她而言已完全扭曲。它不再是与爱人携手共进的窄路,而是一个必须独自穿越、并以献祭爱情为代价的残酷仪式。她将杰罗姆推开,并相信这是她能给他的、最后的、也是最伟大的爱。她悲壮地以为自己是在为对方献祭,殊不知,她献祭的,是两个人真实的生命与幸福。
  • S136***328
    读完《窄门》的第三章,心中仿佛压着一块巨石,久久无法喘息。如果说前两章还只是暗流涌动,那么这一章,纪德则毫不犹豫地将那艘名为“爱情”的航船,径直驶向了名为“理想”的冰山。一次充满渴望的靠近,换来了一场彻底的、令人心碎的决裂。本章的核心,是那次充满致命误解的对话。杰罗姆坐在长椅上,向往着与阿莉莎共享人间烟火的、温暖的幸福,他描述着“晚餐后读书”的寻常景象,这在他心中是爱的图景。然而,在阿莉莎听来,这却是堕落与沉沦的征兆。她所追求的,是一种“超人间”的、毫无瑕疵的、纯粹精神性的永恒。当杰罗姆说出他对平凡幸福的渴望时,阿莉莎的世界崩塌了——她痛哭,不是因为她不能拥有,而是因为她发现她所爱的那个人,竟然“仅仅”渴望这些。她心中那个能与她一同攀登绝顶的同伴形象,瞬间幻灭了。
  • S136***328
    她将杰罗姆和朱丽叶特都当作了自己修行之路上的道具。通过完成这次伟大的“赠予”,她能获得道德上无与伦比的优越感,这远比尘世的爱情更能满足她对圣洁的渴望。这一刻,美德不再是爱的滋养,反而成了爱的枷锁。他们的通信也是如此。书信往来构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花园,在这里没有现实生活的琐碎与身体的干扰。然而,这种“安全”的交流方式,也让他们避免了真实关系中必然存在的磨合与碰撞。爱,在思想的空中楼阁里被供奉得无比纯洁,却也无比脆弱,一旦接触现实的土壤,便可能不堪一击。我仿佛看到阿莉莎正奋力地将杰罗姆和自己推向那道“窄门”,她坚信幸福是阻碍,辛劳是奖赏,舍弃是获得。然而,这条道路的尽头,真的是上帝的恩宠吗?还是一片爱的荒漠?合上第二章,我已清晰地预感到,这场以爱为名的修行,正不可逆转地滑向一个无我的深渊。
  • S136***328
    在美德的枷锁下,爱开始退却。如果说第一章是为他们圣洁之爱点燃了烛火,那么第二章,纪德则开始细致地描绘这烛火如何被道德的罡风吹得摇曳不定,甚至灼伤了捧烛之人。读完这一章,一种强烈的不安取代了初时的朦胧美感,我仿佛目睹了一场在神坛前缓慢进行的献祭。本章最刺痛我的,是杰罗姆那句惊人的自我剖析:“我常常感到,爱着爱情本身,远胜于爱着恋人。” 这句话道破了他们关系的全部玄机。他们沉醉于一种观念:即两个灵魂如何通过彼此勉励,共同攀登美德的高峰。阿莉莎是这个观念的化身,杰罗姆则爱上了这个观念。真实的、包含瑕疵与欲望的个体,反而在这场崇高的竞赛中被消解了。妹妹朱丽叶特的悲剧,则将这种扭曲推向了极致。阿莉莎竟然萌生了将杰罗姆“让”给妹妹的念头。表面上看,这是无比高尚的自我牺牲,但细思之下,这何尝不是一种残忍?
  • S136***328
    阿莉莎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通过克制、祈祷和追求道德上的完美,来对抗母亲所代表的世俗欲望与堕落。而杰罗姆,也被这种对美德的追求所深深吸引,他不自觉地加入了一场“谁更圣洁”的竞赛。他们的爱情,似乎必须通过不断地自我舍弃和攀登,才能接近心目中那个理想的彼岸。读完第一章,我不禁感到一丝隐忧。当爱被赋予过于沉重的神性,当幸福的定义被局限在一条“窄门”之后,这两个敏感而执拗的灵魂,将如何承载这份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我带着这份疑问,迫不及待地想走进故事的下一章。
  • S136***328
    第一章最打动我的,是那个决定性的瞬间——少年杰罗姆透过门缝,瞥见表姐阿莉莎在得知母亲不忠私奔后,跪在床前祈祷的身影。那一刻,爱情、宗教与悲剧三者交织,完成了最初的奠基。对于杰罗姆而言,他爱上的或许不只是阿莉莎本人,更是那个在家庭破碎的废墟上,毅然选择向上帝寻求救赎的、散发着圣洁光芒的完美形象。这份爱,从诞生之初就超越了世俗的男女之情,带上了一种近乎宗教崇拜的意味。纪德巧妙地运用了意象来烘托这种情感。夏日的花园本该是明媚欢愉的,却因舅妈的丑闻而蒙上了一层阴影。光线在这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照亮了阿莉莎祈祷的身影,使她宛如天使,但这光也同时制造了距离感,仿佛杰罗姆永远只能是一个远远的、虔诚的仰望者。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正是他们未来爱情之路的缩影。于是,我们看到了“窄门”精神的萌芽。
同类书籍推荐
  • 悉达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代表作)
    (德)赫尔曼·黑塞
  • 世纪三部曲(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永恒的边缘,全9册)
    肯·福莱特
  • 撒旦探戈(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