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我们仨
文学
我们仨
作者:杨绛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7章)
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的庇护所。

【推荐语】杨绛先生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简介】杨绛先生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绛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

【金句】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

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随感
  • S132***646
    翻开《我们仨》,就像走进了杨绛先生的回忆,目睹了一个家庭几十年的风雨与温情。 杨绛先生用简洁而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的生活点滴。从牛津求学时的甜蜜二人世界,到小阿圆的诞生,再到回国后的种种经历,他们一起面对生活的琐碎、时代的动荡,始终相互陪伴、相互支持。他们一家三口相处时,那种如朋友般的亲密无间、互敬互爱,让我心生向往。 可惜岁月无情,钱瑗和钱钟书先后离去,只留下杨绛先生一人思念“我们仨”。读到这里,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伤涌上心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离别之时。 家是充满爱与温暖的港湾,家人间的相互陪伴是最珍贵的财富。生活虽有苦难,但只要一家人紧紧相依,再苦也能变得甜润。珍惜当下与家人相处的时光,用心经营这份亲情,才不会在失去时追悔莫及。
  • 李怡202425030044
    很好看
  • 张立芳202402030233
    非常好看值得推荐
  • S132***290
    这本书杨绛先生对一家三口生活的温情书写。她以细腻笔触,将与钱钟书、女儿钱瑗的平凡岁月娓娓道来,从温馨日常到生死离别,字里行间满是眷恋与思念。书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却以真挚情感直击人心,让我们看到知识分子家庭的纯粹与坚守,也感受到亲情的珍贵与永恒。
  • S131***525
    其中一章中,写了一个家庭的琐事,是那么美好,可命运弄人,作者的女儿因病去死,作者对女儿的思念,父亲对女儿的疼爱和思念。和女儿对父母的挂念。
  • 34
    读《我们仨》,仿若踏入杨绛先生的记忆回廊。书中,一家三口的岁月平淡却满溢深情,那些日常琐事、相携相伴,似微光,暖人心扉。可命运弄人,聚散终有时,亲人的离去如重锤,敲碎安宁。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更让我看到人生的聚散无常,也领悟到亲情在时光里沉淀的厚重,珍惜当下所拥,方不负岁月。
  • S131***080
    本书到此便全部看完了,初识你们是从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开始,但由于年岁较小,并无法耐着性子仔细看,只是囫囵吞枣。后来是高中时看见《我们仨》这本书,当时借的朋友的来看,由于课业较繁忙,只在午睡时翻阅,至今仍记得那边看边哭的场景😂。后来逐渐深入了解你们,被你们的生活和爱情所吸引,所折服,所感动。我非常喜欢此类书籍,很高兴能再次相遇。下本书再见!
  • S131***721
    想读这本书很久了,这一读就由衷地感受到《我们仨》是一本很温馨的书,在平实且又真切的语言下,感受到了杨绛先生一家深厚真挚的情感,特别是里面具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做饭那些,展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幸福真谛,同时书中也带有一些方言话的语言显得更为真实,同时也使说话人的人物形象更为立体和丰满。另外里面带有一些年代战争的背景,这些为故事添加了厚重的历史底色,也让一家三口的真挚情感在乱世中显得弥足珍贵。在这本书虽然夹杂了一些悲伤和痛苦的事,但也不影响它成为献给亲情的最动人的礼赞,那些关于爱与牵挂的故事,即便裹挟着泪水,也依然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杨绛先生写下这一本书也希望我们能读懂生命的无常,更学会珍惜平凡日子里的每一份美好。
  • S131***565
    人间琐碎,烟火日常,《我们仨》通过讲述"我们的生活",知冷知热,有最幸福的依靠,传递生活五味杂陈,简单美好,希望延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S132***816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看到阿瑗的那些手写信,她在生命的幕后,还在写信给妈妈,嘱咐妈妈好好吃饭,替妈妈安排日常生活。 即使,她已经没有力气握笔,歪歪扭扭的笔记,看得让人心疼,也让人感慨她的乐观。 现在通信的发达,能让我们每天联系到爸妈,但我们好像被现在生活裹挟着,却抽不出一点与父母联系的时间。 "妈妈"、"爸爸"这样的称呼,你有多久没喊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