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现代诗歌/ 人间词话
现代诗歌
人间词话
作者:王国维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8章)

【简介】《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本书约请当今著名专家黄霖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词学大师王国维的学术个性。

随感
  • S137***212
    第一境界:立志明向‌。 ‌核心表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哲学解析‌:象征人生初始阶段的迷茫与探索,强调在复杂环境中确立远大目标。通过“登高望远”摆脱表象干扰,抓住主要矛盾,形成清晰的奋斗方向。‌‌ ‌第二境界:锲而不舍‌。 ‌核心表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哲学解析‌:体现为目标确立后的专注与坚持。即使面临困难挫折,仍以牺牲精神持续投入,展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态度。‌‌ ‌第三境界:顿悟得道‌。 ‌核心表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哲学解析‌:描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过程。长期积累后,在看似偶然的契机下实现本质飞跃,达到“知行合一”的自由境界。
  • S137***368
    王国维“境界说”如撞心弦。“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顿悟,三境不仅是治学之道,更是人生修行的写照。书中对诗词的品评,不困于格律字句,更重真情与意境——“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小桥流水人家”的清婉,皆因有境界而不朽。这让我明白,文字的力量源于内心的澄澈与深刻,做人做事亦当如此,以纯粹之心坚守所爱,方能抵达“蓦然回首”的通透之境。
  • S137***368
    王国维“三境界”说恰似一盏清灯,照见治学与处世的通途。“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孤高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坚守,“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豁然开朗,道尽从迷茫到顿悟的修行。他以“境界”为核心,评诗词如观山河,于李杜苏辛的笔墨间见性情、见风骨。文字不必堆砌辞藻,真情与格局方为根本——这不仅是诗词的圭臬,更是为人做事的箴言,读来如沐春风,余味悠长。
  • S137***818
    王国维将诗词境界分为“有我”与“无我”,恰似生活中两种人生姿态:前者寄情于物,后者物我两忘。书中评李后主“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更让我懂得,诗词的生命力在于真情流露。寥寥数语,道尽诗词审美之精髓,也让我在平仄韵律中,触摸到古人的心境与风骨。
  • 化学工程学院化工231李芳珍
    王国维以“境界说”论词,见解深邃,字句间流淌着对古典诗词的至情至性,令人沉醉于中华文学之美。
  • 邹召倩22430200680
    王国维以“境界说”穿透千年词魂,无论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孤独求索,还是“蓦然回首”的刹那顿悟,皆是词人以赤子之心与天地万物共鸣的精神境界。《人间词话》用精妙哲思解构词韵之美,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不仅道尽诗词创作的真谛,更勾勒出中国文人独有的审美理想与生命哲思。
  • 唐林帆202402100113
    赞同
  • 杨梦春202402100115
    《人间词话》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其首倡的 “境界说”。这一理论将境界作为衡量词作水平高低的标尺,强调词中情景交融、真挚深切的表达,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这一理论的提出,为词的审美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标准。无论是 “有我之境” 还是 “无我之境”,“写境” 与 “造境” 的区分,都深刻地揭示了词作中情感与景物的关系,拓展了词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 赵元欢 20231204128
    王国维以“境界说”论词,见解深邃,字句间流淌着对古典诗词的至情至性,令人沉醉于中华文学之美。
  • 42216403
    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求索,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他将人生况味与词境相融。字句间流淌着对古典美学的深刻洞察,既展现诗词之妙,更启迪我们在文学与生活中追寻超脱之境,感受中华文化独有的韵味与哲思。
同类书籍推荐
  • 细读毛泽东诗词
    夏勤芬
  • 徐志摩散文选
    徐志摩
  • 百年新诗选(上、下)
    洪子诚^奚密
  • 海子的诗
    海子
  • 柳叶上的光
    朱唐
  • 当代10名诗人诗歌今选(第7辑)
    黄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