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通俗说史/ 万历十五年
通俗说史
万历十五年
作者:黄仁宇
出版社:中华书局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1章)
历史事件也是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换个视角解读历史,世界变得更立体。

【简介】《人民的名义》多次提及,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经典之作!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历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大历史”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这本《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 黄先生采取的写作手法在此书面世的年代里堪称少见,也恰恰是因此而使它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这种类型的历史类书籍很适合大众阅读,可以说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找到了平衡。

随感
  • 神不读书我读书
    洪武即位以后,政府曾经铸造过洪武通宝铜钱。由于铜钱使用不便,洪武八年乃发行宝钞作为法币。
  • S127***073
    看了一遍,感觉要多看几遍。
  • 王宝龙
    此书以独特视角展现了明朝的关键截面,书中人物,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张居正,皆受制度与传统的束缚。万历皇帝在立储等问题上的无奈,张居正改革虽有雄心却难破体制僵局,皆凸显了封建王朝在发展后期的无力。这一年看似平常却暗流涌动,大明的衰败隐患早已深埋。它让我深刻领悟到,一个国家的制度若缺乏弹性与创新,即便有短暂繁荣,最终也会走向式微。历史如镜,警示着后世重视制度变革与突破传统的重要性。
  • S117***966
    看了一遍,感觉还要多看几遍
  • S117***966
    看了一遍,感觉还要多看几遍
  • 韩睿 2024131056
    从第一句开始,历史车轮向前的声音,就在耳畔响起。1587年,将星西殒,海瑞溘然,居正不复,首辅茫然,“万历之治”化为泡影。1588年,西班牙舰队出港,霍布斯出生。明王朝未能摆脱封建社会,只是凭着惯性,摇晃前行。原因何在?不是有本朝名臣张居正吗?“张居正的十年改革,只不过把问题看清了而已。”封建官僚体制内的利益保护和内部分化让人灰心。而这又不得不溯及本朝立国之初,洪武所立“祖制”,小农社会的理想,过度理想化的自洁政府,死板的财政,松散的组织,无不拖累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风起于青蘋之末,万历未能破除皇位的限制,成了活着的祖宗,张居正未给予世俗力量以足够尊重,也难以革新旧组织方式,戚继光虽从现实出发利用文官集团给予的有限信任,也未能治好文官的敏感神经。“有的人身败,有的人名裂,有的则身败兼名裂”
  • 泛泛
    世间打滚人何限?日夜无休时。大庭广众之中,谄事权贵人以保一日之荣;暗室屋漏之内,为奴颜婢膝事以幸一时之宠。无人不滚,无时不然,无一刻不打滚。
  • S109***332
    可以看看黄仁宇的《黄河青山》,比这个更有意思
  • 局外人
    在1566年阳历2月底,他左思右想,气愤难平,终于下令锦衣卫把海瑞逮捕到东厂禁锢。 💜歌功颂德阿谀奉承的话听惯了,乍一听大实话肯定暴跳如雷难以消化。杀他,背骂名。不杀他,意难平。真是个问题!😂
  • 局外人
    正德一朝,前后有两个亲王造反,其号召天下的理由,则是皇帝无道,违背了祖宗的成宪。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就是破坏了宪法。这两次造反都没有成功,其原因一方面是军事准备不够充分,另一方面是他们对正德业已众叛亲离的估计超过了当时的现实。 💜没有朱棣的本事和实力,成功率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