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人间有味(新)
文学
人间有味(新)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46章)

【简介】在汪曾祺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人间有味》前两辑尽写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护国路白汤羊肉,玉溪街蒸菜,葱油、锅贴、片儿汤,火腿月、酥子,玉麦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五味》中说到山西人能吃醋,辽宁火锅,汤,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南方爱吃甜,四川人口味偏爱麻辣等让人不由在心中勾画起一张美食地图;《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淌着红油的鸭蛋,咸菜慈姑汤,各种河鲜、野味和田间地头的野菜;《食道旧寻》中写老舍先生的好客、沈从文经常吃米线,陶重华、吴宓、张宗和、孙凤竹、崔芝兰、沈有鼎、吴征镒诸先生在牛肉面馆的定期聚会;写冰西瓜的技巧,写豆腐的各种做法……让人不由觉得垂涎三尺,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厨房里。 后两辑写亲情、友情、街巷之情和乡情,充满着浓浓的回忆。那种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透过纸被,直抵人心。

随感
  • 赤华
    汪曾祺老先生写咸菜茨菇汤,笔尖像浸在春雨里的柳条,软软地垂着。说这汤是"取其清淡",可清淡里又藏着层次,茨菇的粉糯裹着咸菜的鲜,像江南水乡的雾,看似稀薄,却浸润着青砖黛瓦的年岁。 他写自己幼时在祖父身边吃腌笃鲜,祖父用铜勺舀汤时手腕微颤,汤面浮着几星油花,映着窗外的雪光。这画面让我想起老宅天井里的腊梅,花瓣落在腌菜缸边,被霜染成半透明的琥珀色。汪老头总爱在咸淡之间找滋味,就像他写高邮咸鸭蛋,说"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吱"字里藏着多少欲说还休的乡愁。 最妙是写豆腐,说豆腐干子要切极薄的片,在油锅里"滋啦"一声翻个身。这声音像老茶馆的说书人醒木一拍,把整个江南的晨昏都惊醒了。我们总以为至味在山珍海味,他却说青菜豆腐汤里浮着几粒虾米,比满汉全席更让人念想。这让我想起巷口阿婆的煤球炉,铁锅里咕嘟着不知什么,香气能攀上三楼。 书里那些家常小菜,倒像老式座钟的钟摆,在咸淡之间轻轻摇晃。汪曾祺先生写吃,总带着点"且将新火试新茶"的从容,让我在烟火气里尝出光阴的况味。如今超市冷柜里码着真空包装的"家乡风味",却再寻不回那种手作咸菜发酵时的微酸,像岁月在陶瓮里慢慢酿出的酒香。
  • S132***234
    美食中藏着生活的细碎温暖。从家乡咸菜到各地小吃,一食一味皆情怀,让人在平淡中品出人间真味,心生对日常的热爱与眷恋。
同类书籍推荐
  • 阿勒泰的角落
    李娟
  • 冬牧场
    李娟
  • 病隙碎笔
    史铁生
  • 我的阿勒泰(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同名影视剧原著)
    李娟
  • 等一切风平浪静
    刘同
  • 一个人吃饭,也要好好吃
    张佳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