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静静的顿河(中)
小说
静静的顿河(中)
作者:肖洛霍夫、力冈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01章)

【简介】肖洛霍夫的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问世后约半个世纪以来,对这部作品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先是争论作家和作品的属性:肖洛霍夫是哪个阶级的作家,《静静的顿河》是什么性质的作品?等到作家和作品被肯定了,又争论起小说中心人物格里高力的典型性。等到这一中心人物的典型性被认定以后,又争论起这一人物的悲剧实质。而所有争论的悲剧实质,实际上是悲剧成因。可以看出,中心议题的改变,是《静静的顿河》被认识和承认的过程。正确的意见一步步取得胜利。然而,直到今天,仍将着眼点放在悲剧本身及其成因方面,而没有看到作者通过悲剧手段塑造美好形象的主旨,仍说明某些评论者没有足够的胆识接触这部作品的实质。这部作品的实质,这部作品的核心是什么呢?作者肖洛霍夫说得很清楚,就是要表现人的魅力。人的魅力就是人性美和性格美,特别是中心人物格里高力的人性美和性格美。作家说到做到,他在作品中确实非常成功、非常有力地表现了中心人物的人性和性格美。

随感
  • 黄玥
    《静静的顿河》写作手法很高明,很多事情都是一笔带过,但是我仿佛生动的参与了那些没有仔细描写的事情,实际上是前后逻辑叫我不由的去主动思考和想象这些情景。
  • 等风来
    无知--一切政府的建立都是依靠一些无知,愚昧,鲁莽的平民百姓和青年。而在建立之后,还是依靠的这些力量,而不去输入文明,用软实力去征服你的民众。虚伪,自私,无情,冷漠,残忍,都是这些政治人员的必备品质。在权利的游戏当中,若果你无法预料你的敌人一下计划,你就是一个Loser。如果你无法在你脑中演绎你所要面对的各种情景和结果,你必将失败,让这局游戏的淘汰。
  • 护花使者
    第二本的阅读速度要比第一本快些了,捋清了每个人物的来龙去脉,书中既有对战争场面的描述,也有人物细腻的描写,尤其是对环境的描写,好多色彩的描画,每个都是精准,通过人物,能看到当时前苏联的政治派别,总觉得我们国家是在效仿那时候的苏联呢,他们是火烧哥萨克中富有的房子,抢夺歌萨克中产阶级的财产,分给那些所谓的穷苦大众,我们国家也是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几乎是脚前脚后,内乱比和外面打仗还可怕,就像书里说的,亲兄弟残杀,政治运动把人们最自私的意识通过一个概念发挥出来,人们互相残杀,最后也不会有好结局,格里高利迷茫困惑的终结也是这样吧,党派的争斗,是人们流离失所,望着亲切的土地,家乡,确实有家难回,有地难耕,本可以快乐无忧的在自己家的土地上尽享快乐,战争让人们无家可归,可怕的内乱
  • 秦王
    在社会的大形势下又有几个人能不随波逐流,像格里高利一样为人性跟自身阶级立场相矛盾而苦恼呢?
  • 寒 霜~
    政权更迭,双方持久焦灼的战争,因为各自一些错误的做法也使得双方都得不到有利的支持,从而无法快速取胜。经历事情多了人心也改变了,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人也随波逐流了。不是所有人都坚定也不是所有人都有信仰,为了各自的利益与自己的对立阶级斗争,自己也不知觉的变成了自己曾经憎恶的人的模样。在战乱的年代里还是要有坚定的信仰,坚持并为之奋斗!
  • 满仓
    肖洛霍夫如果活到现在的东方,一定会被枪毙一百万次,并且删帖禁言封号。看得hold不住了。上帝如果保佑着我们,那么敌人又是由谁保佑着呢?所有的战争,最痛恨也最不齿的,是内战,兄弟残杀邻里反目,一将成名万骨枯,死的都是自己人。我毫不怀疑,肯定有人是怀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来杀人放火,可是那些沦为炮灰的蝼蚁苍生,面对死亡,绝对不会有什么“主义”“思想”的,唯一的就是,你不叫我活,那我就只有拼死抗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同类书籍推荐
  • 哈利波特完整系列(Harry Potter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J.K.罗琳
  • 杀死一只知更鸟
    哈珀·李
  • 走出非洲
    (丹)凯伦·布里克森
  •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 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
  • 彷徨之刃(王千源、王景春、齐溪等主演同名电影原著 )
    东野圭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