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 东方哲学/ 孔子的智慧
东方哲学
孔子的智慧
作者:林语堂、黄嘉德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9章)
林语堂逝世40周年纪念典藏版,林语堂对孔子思想及其学说的系统解读,揭开儒家思想历久弥新的根源所在。

【简介】《孔子的智慧》是林语堂写作的一本解读孔子思想的哲学读物。 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孔子的思想不只是“处世格言”“道德修养”,更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执着追求,充满了诗意的情感内容,具有“终极关怀”的宗教品格。孔子的思想代代相传,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心魂”。

随感
  • S137***743
    当指尖拂过《论语》泛黄的纸页,那些穿越两千余年的文字依然温热。孔子的智慧从不是高悬云端的哲学玄思,而是融入柴米油盐的生活指南,在岁月长河中沉淀为民族的精神底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被镌刻在联合国大厅的箴言,道尽了处世的基本准则。孔子用最朴素的语言,揭示了人与人相处的本质——尊重与共情。在这个利益为先的时代,这句古训更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遗失的真诚。当我们抱怨他人的冷漠时,是否忘记了自己也曾在不经意间将己意强加于人?
  • S137***070
    孔子以“仁”为心,用“礼”定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世圭臬,“学思结合”为求知路径,将智慧融于日常,滋养千年。
  • S137***070
    读《孔子的智慧》中“孔子思想的特性”章节,最触动我的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力”。它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以人道精神为核心,在数千年里兼容并蓄——既胜过百家学说,又融合佛道元素,即便面对现代西方思潮,其“以伦理为法、以修养为本”的内核仍具现实意义。 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时代,却坚信道德与文化的力量,这种“守常而不迂腐”的态度,恰是儒家的魅力所在。如今看来,它不是复古的枷锁,而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精神底色。这种扎根人性的智慧,或许正是它跨越时空的原因。
  • S136***295
    孔子以“仁”为心,用“礼”定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世圭臬,“学思结合”为求知路径,将智慧融于日常,滋养千年。
同类书籍推荐
  • 图解易经
    高永平
  • 王阳明全集(真正全集)
    王守仁
  •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 易经杂说
    南怀瑾
  • 每天半小时读懂道德经
    张乾栋
  • 渔樵问对(文白对照)
    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