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小说
少年维特的烦恼
作者:约翰·歌德、候浚吉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96章)

【简介】歌德(1749一1832),德国文豪。《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这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作者创作它时年仅二十五岁。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少年维特的烦恼》于一七七五年问世,它的出版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随感
  • 孙志勇 230501011824
    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 宋代: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 勤能补拙
    超棒的一本薄薄的情书,用真挚的感情写出绚丽的情诗,震慑心灵。诗中的人物好像活在眼前,刻画的如此地步,有如神作!!!
  • 像个疯子一样呐喊
    只是把这本书当*情小说?那就太小看歌德了,其实本书想要表达的是18世纪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理性重要还是感性重要,是理智要先于情感,还是感情要先于理智?男主角维特与男二号明显是代表两个截然相反的思想,维特很明显,是代表感性的一方,是认为情感应先于理智,而男二号则是与维特的想法截然不同,认为理性重要,认为理智应先于情感。歌德的这部著作伟大之处在于,把这两种思想的弊端全部写了出来却又不带任何明显地评判 。理智固然重要,但是太过崇尚难免会不通人情,也就失去了一丝温暖,一丝诗意,一丝人情味。同样,太过感性,则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置身难退的境地,从这点上说,歌德这部著作已经不能用一般概念爱情小说来概括了。不过夏绿蒂与歌德的爱情故事确实凄美动人。
  • 癫子妹崽
    我在怀疑是否真的会有这样的爱情,正如绿蒂所说,难道维特不是因为得不到她白陷入这样疯狂的境地吗?为什么歌德本人也是,爱上的女人都是已经是订婚了的...
  • 满满
    很有才气的作者,看了这是他年轻时写的书,有日后的造诣也就不奇怪了
  • Taurus小兽
    很好的一本书 淡淡的失落
同类书籍推荐
  • 小王子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 老人与海
    欧内斯特·海明威
  •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 毛姆文集:人生的枷锁(全二册)
    毛姆
  • 茶花女
    小仲马
  • 窄门
    安德烈·纪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