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 成功励志/ 找回我自己
成功励志
找回我自己
作者:萨拉·库布里克、吴晓初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8章)

【简介】作者萨拉·库布里克24岁时经历严重的恐慌症发作,陷入自我迷失:不快乐、认不出镜中的自己,为婚姻、学业与各种社会角色所束缚。作为心理学博士,她一边自我疗愈,一边为同样存在身份、关系、创伤问题的人提供咨询。最后不仅走出困境,还继承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衣钵,成为广受欢迎的“千禧一代治疗师”,帮助无数来访者走出困境。 她认为自我迷失是当代人不快乐的根源,会引发情绪、身体等问题。在本书中,她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结合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为读者绘制出一条从迷失到觉醒的地图。从情绪觉察到身体联结,从设立边界到成为人生主角,带领读者找回自我,过上有活力的生活。

随感
  • S137***729
    《找回自己》像一束微光,照亮了当代人在忙碌中迷失的心灵。书中对“从众焦虑”“自我消耗”的剖析,让我深有共鸣——曾为迎合他人期待,我在社团工作与专业学习中疲于奔命,却渐渐忘了自己真正热爱的学前教育实践初心。 作者提出的“正念反思”“价值排序”方法,让我学会在繁杂事务中锚定核心:拒绝无意义的内卷,将时间投入到儿童观察、课程设计等真正能提升自我的领域。这不仅是一场自我救赎,更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不是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是在接纳不完美中,成为更坚定、更纯粹的自己。愿我们都能在喧嚣中守住本心,在沉淀中找回属于自己的人生节奏。
  • S137***209
    曾在人群里追着他人的影子走,把期待叠成模板,把喜好藏进角落,日子过成复刻的模样,回头才发现,丢了自己的轨迹。后来慢慢停下脚步,听风穿过枝叶的轻响,看晚霞漫过天际的温柔,不再勉强迎合,敢说偏爱,敢拒不情愿,敢在独处时与内心对话。原来找回自己从不是刻意寻觅,是卸下外界的枷锁,接纳不完美的模样,在每一次遵从本心的选择里,与真实的自己重逢。
  • S137***825
    重读旧书,像拆开多年前的信。书页间夹着干枯的银杏叶,边缘卷翘如褪色的眉,背面铅笔字歪扭:“原来孤独是常态”。那是十七岁读《瓦尔登湖》时的顿悟,如今再看,竟哑然失笑——当时以为的绝境,不过是青春的小题大做。 可正是这些细碎的印记,拼凑出完整的自己。读《局外人》时划下的横线,标注着“真诚无需讨好世界”,对应着刚入职场时的执拗;摘抄《山茶文具店》的段落,字里行间是对温柔的向往,恰是那段迷茫期的精神慰藉。 读书从不是单向的汲取,而是与自己的对话。旧书里的批注、折痕、偶然落下的发丝,都是时光的刻度。翻着翻着,突然明白:所谓找回自己,不过是在文字里,重逢每一个阶段的赤诚与勇敢,然后带着这些印记,继续温柔前行。
  • S138***498
    重读旧书,像拆开多年前的信。书页间夹着干枯的银杏叶,边缘卷翘如褪色的眉,背面铅笔字歪扭:“原来孤独是常态”。那是十七岁读《瓦尔登湖》时的顿悟,如今再看,竟哑然失笑——当时以为的绝境,不过是青春的小题大做。 可正是这些细碎的印记,拼凑出完整的自己。读《局外人》时划下的横线,标注着“真诚无需讨好世界”,对应着刚入职场时的执拗;摘抄《山茶文具店》的段落,字里行间是对温柔的向往,恰是那段迷茫期的精神慰藉。 读书从不是单向的汲取,而是与自己的对话。旧书里的批注、折痕、偶然落下的发丝,都是时光的刻度。翻着翻着,突然明白:所谓找回自己,不过是在文字里,重逢每一个阶段的赤诚与勇敢,然后带着这些印记,继续温柔前行。
  • 歆玖
    萨拉·库布里克在《找回我自己》中,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主角在迷茫中探寻自我的旅程。从迷失于他人期待到勇敢挣脱束缚,每一段挣扎与觉醒都极具共鸣。书中对自我价值的追问,让我明白成长从来不是迎合世界,而是在喧嚣中听见内心的声音。这不仅是一本治愈心灵的读物,更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可能丢失的自己。愿我们都能像主角一样,穿越迷雾,与真实的自我温暖相拥,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 S137***791
    你说“找回我自己”,仿佛那个“我”是一件遗落在时光褶皱里的旧物。 其实,更像是在清晨推开窗——那个熟悉的“我”从未走远,只是被日常的尘埃轻轻覆盖。 萨拉·库布里克的文字里,总游动着这样的瞬间:在煮咖啡的雾气中,在未读完的书页间,在深夜独自醒来的寂静里。她教会我们,找回不是向外追寻,而是向内聆听——听心底最原初的节奏,如何被世界嘈杂的脚步声淹没。 真正的自己从来不需要寻找。它一直在那里,等着你停下所有寻找的动作,然后轻轻说:我在这里。一直都在。 这或许就是成长——不是变成别人,而是重新认出那个始终如一的自己。
  • S137***675
    好看
  • S137***066
    书中作者描述的那种“站在人群中却倍感孤独”的迷茫,那种“做了所有该做的事,却依然不快乐的空洞”,精准地击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让我忍不住想起那些在迎合与妥协中消耗自己的日子。 当我们在角色叠加中疲于奔命,在他人期待里不断妥协,《找回我自己》就像一束微光,照亮了那条回归本心的道路。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空洞的道理说教,而是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普通人在生活漩涡中挣扎、觉醒与成长的轨迹。作者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将“丢失自我”的痛点层层剖析——或许是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消磨了热爱,或许是在迎合他人的过程中模糊了边界,或许是在挫折打击下丧失了底气。每一个场景都真实得戳心,每一段感悟都精准地击中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 S137***888
    人类为什么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面对现实呢?发自内心的审问,让我们认识到人类尤其复杂。内心极其痛苦,也会假装快乐面对生活。觉醒之路,并非轰轰烈烈的颠覆,而是由无数个忠于内心的微小选择构成。拒绝一次消耗自己的邀约,重拾被搁置的爱好,原谅曾经的不完美,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实则都在帮我们拼凑出完整的自我。她让我明白,找回自己不是与世隔绝的逃避,而是在纷繁关系中保持清醒:既不推卸责任,也不丢失初心;既懂得付出,也学会拒绝。这种在爱他人与爱自己之间找到平衡的智慧,正是成熟最珍贵的模样。
  • S137***453
    阅读《找回我自己》,仿佛开启了一场与内心的深度对话。书中主人公在迷茫中探寻、挣扎后觉醒的历程,让我深受触动。它提醒我,在忙碌喧嚣的生活里,莫要弄丢了最本真的自己,要敢于直面内心的渴望与困惑,像主人公那样,勇敢踏上寻找自我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认识、接纳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同类书籍推荐
  • 情绪管理
    曾仕强
  • 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
    朱凌,常清
  • 高情商聊天术
    张超
  • 高情商不尬聊
    小鹿情感
  •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周岭
  • 亲密关系(全3册)
    克里斯多福·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