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心理/ 社会心理学/ 你为什么还不开始?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
社会心理学
你为什么还不开始?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
作者:安妮·鲁尼、孙涵晓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14章)
每个人都能读懂的心理学科普读物:写给非心理学科班出身的读者,不预设心理学知识背景,带你轻松入门。深入浅出地讨论27个贴近生活的心理学议题,让心理学更有生活味儿。

【简介】几千年来,人类如何思考、为何思考、在思考什么,这些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却又引发深思。心理学旨在解释和预测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在理解人类心智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我们可以有效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你为什么还不开始?人会无聊死吗?做白日梦是在浪费时间吗?……27个好玩的心理学议题构成了这本有趣的指南,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如何学习、如何解读世界、如何与他人互动以及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随感
  • S137***753
    读第六章随感 第六章关于“坚守”的论述,像一束光穿透迷雾。书中说“执着不是固执,是在纷繁中锚定方向”,恰戳中我近来的困惑——总在取舍间摇摆,忘了最初为何出发。那些看似枯燥的坚持,那些不被理解的坚守,原来都在悄悄铺路。 合上书,想起晨光里赶路的人,想起深夜未熄的灯,忽然懂得:成长从不是一蹴而就的惊艳,而是日复一日的沉淀。往后,愿能守住内心的节奏,不慌不忙,在自己的轨道上慢慢发光。
  • S137***753
    读《你为什么还不开始?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第五章“行为与动机”,颇有感触。 行为背后的动机,如迷雾中的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我们剖析动机提供了框架,从温饱到自我实现,层层递进。但现实中,动机并非如此刻板。有时一个微小的契机,就能驱动行为,就像有人因一句鼓励开始长期运动。 我们不必纠结动机是否“高大上”,重要的是顺着那丝驱动力,先行动起来。当行动持续,动机或许会在过程中悄然演变,从最初的简单理由,发展成内在的坚定信念。别让对动机的过度思索,成为迟迟不开始的借口。
  • S137***753
    读《你为什么还不开始?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第4章随感 在第4章中,关于行为与动机的剖析让我颇有感触。我们总以为自己的行为是自主选择,却不知背后藏着诸多心理驱动。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从生存到自我实现,每一层都在暗中推我们向前或滞留。 有时我们迟迟不行动,并非真的懒惰,而是动机的“开关”未被找准。当看清行为与动机的联结,便明白:若想开始,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心理锚点”,让动机清晰,行动自然有了方向。
  • S137***753
    读《你为什么还不开始?》第3章随感 在第3章对“是什么驱动着你”的探讨中,马斯洛金字塔理论让我对自身动机有了新的审视。从“饱食暖衣”的生理安全需求,到“人与社会”中的社交尊重需求,每一层都如阶梯般推动着行为。原来我们的拖延或行动,都藏在这些需求的交互里。当我因害怕失败而迟迟不开始一项计划时,或许是尊重需求在作祟;当我为了融入团队而积极参与项目时,是社交需求在驱动。理解这些,仿佛为行动找到了一把钥匙,让我明白可以从需求层面拆解目标,一步步破除阻碍,真正开启想做的事。
  • S137***753
    读《你为什么还不开始?》第二章,对“是什么驱动着你”有了新感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不只是理论,更是行为的钥匙。从“饱食暖衣”的生存基需,到社交、尊重乃至自我实现的追求,每一层都藏着行动的动因。 我们总纠结“为何不开始”,实则是没找准核心需求。当看清是对认可的渴望,或是对成长的执念在驱动,便有了行动的推力。这章让我明白,剖析需求,方能打破内耗,让每一步都走得清醒且坚定。
  • S137***753
    读《你为什么还不开始?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第一章,对大脑研究的奥秘深感震撼。从观察思维过程到探究大脑区域功能,让我明白大脑如精密仪器,各区域各司其职。菲尼亚斯·盖奇的案例更是警醒,大脑损伤竟能改变人格,凸显大脑与心理的紧密联系。二分心智等概念也引发我对自身思维的思考,原来心理学离我们如此之近,研究大脑就是在探索自我认知的根源。这一章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心理学的好奇之门,期待在后续阅读中继续挖掘心理世界的奇妙。
  • S136***912
    加油
  • S136***912
    读这本书有点难懂,还要继续认真阅读
同类书籍推荐
  • 人性的弱点
    卡耐基
  • 知行合一王阳明大全集(全五册)
    度阴山
  • 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里克汉森,理查德蒙迪恩
  • 表达心理学
    蔡万刚
  • 弗洛伊德X荣格X阿德勒:心理学传世经典(共8册)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反冷暴力心理学
    蜗牛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