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社会小说/ 城南旧事
社会小说
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音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24章)
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林海音经典自传体小说,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爸爸的花儿落了》《冬阳·童年·骆驼队》等被收入义务教育语文课本。

【简介】《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作品通过在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民国时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恰切地融入字里行间,为读者架设了一个明晰的时空背景。文字风格纯美清新,故事温暖亲切,又带着淡淡的忧伤,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随感
  • S98***059
    《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我希望秀贞能找到她的思康。
  • 数财2407班何培琳2024290721
    城南旧事像翻看褪色老相册。英子眼里的胡同、骆驼、疯女人,都裹着旧时光的温软,最后离别像秋风吹散落叶,淡得让人心里发疼。
  • 全策2402甘敏佚
    《城南旧事》如一幅褪色的老照片,用孩童的天真晕染出成人世界的苦涩。合上书页,怅惘中夹杂温暖——童年或许是一去不返的旧梦,但那抹赤子般凝视世界的光,始终照亮人间荒芜的缝隙。
  • 陈买香
    读《城南旧事》片段随感 这段文字以英子的孩童视角,将日常小事写得满是烟火气与温柔。父母间的争论因兰姨娘的出现戛然而止,母亲没好气的吩咐,在英子眼里却成了与“凉苏苏的豆蔻”相关的小事,更牵动着她对兰姨娘留下的期盼。 她满心惦记着兰姨娘能带自己去城南游艺园——雪艳琴的《梅玉配》、张笑影的《锯碗丁》,还有梳辫子女人唱的大鼓、小有天的冬菜包子,这些具体又鲜活的细节,将孩童对热闹与美味的向往刻画得淋漓尽致。 英子跑出去时眼里映着的锣鼓喧天,不仅是游艺园的热闹,更是童年里纯粹的快乐。成人世界的琐碎与微妙,在孩子的目光里被悄悄过滤,只留下兰姨娘带来的光亮与那些简单又珍贵的期待,让这段文字读来格外温暖,也让人想起自己童年里那些因小事而雀跃的时光。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城南旧事,在我们读者眼里是一个故事可在于英子,那却是童年。英子仰起脸笑,英子的那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脑海中浮现。英子在井边与妞儿相会,在惠安馆与疯子秀负聊天,打扫跨院,染指甲,捉吊死鬼,一幕幕一帧帧在面前展现,让我们看见那可爱、天真的英子就在我们的身边。看着她又让我不禁回忆起自己的美好童年。现在已成年,为人夫,为人父,但却能在书中以英子的视角看世界,看城南,看北京胡同里的人和事,这感觉成真的很奇妙,也让我开心。感谢作者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小世界,活动让我与《城南旧事》相遇,让我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之中。
  • 数会2520班马嘉庆
    林海音的笔像一台温柔的旧相机,把北平城南的时光一帧帧拍下来——骆驼队、惠安馆、胡同里的叫卖声,全裹在淡淡的怀旧里,没有激烈的情节,却让人忍不住反复摩挲那些细碎的温暖。 最动人的是小英子的眼睛,她用孩子的纯粹看成人世界的复杂:疯女人秀贞的执念、小偷的无奈、宋妈的离别,都被她悄悄藏进记忆。合上书时,好像也跟着她送别了童年,心里满是“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的怅然,却又带着对旧时光的柔软惦念。
  • S136***183
    好看捏
  • S136***897
    “不愿长大的人,总是在瞬间长大。”原以为成长是慢慢走的路,却在某个瞬间被生活推着转身。就像英子,前一秒还在追着骆驼队问东问西,后一秒就得在父亲的病榻前,把“孩子”的任性悄悄收起来。 我们都曾攥着童年不肯放,直到一场突然的告别、一次必须扛住的难,才惊觉“长大”从不是准备好的事——它藏在某个猝不及防的瞬间,让你笑着笑着就懂了,该自己站成大人的模样。
  • S136***827
    《城南旧事》最动人之处在于它展现了记忆的双重性。对英子而言,那些往事既是甜蜜的怀想,也是成长的隐痛。她以孩子特有的敏锐捕捉着成人世界的微妙变化:父母之间的默契与隔阂,宋妈离开时复杂的表情,父亲病榻前的肃穆气氛。这些细节如同散落的拼图,在童年的视角下显得朦胧而真实。当英子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时,那种突如其来的成长之痛,被林海音处理得克制而深刻。童年不是无知的天堂,而是以另一种方式见证着世界的真相。
  • S136***205
    骆驼队来了,我怀着孩童的新奇看它们,骆驼队走了,我的童年也结束了。
同类书籍推荐
  • 少爷
    (日)夏目漱石著;徐建雄译
  • 沧浪之水
    阎真
  • 微水浮尘
    灵石
  •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不得往生(赵丽颖、欧豪主演风吹半夏原著)
    阿耐
  • 中年夫妻:中式家庭的一地鸡毛
    汪二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