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科学/ 社会学/ 乡土中国
社会学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7章)
社会学经典著作

【简介】“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的著名著作之一,作者尝试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进行深层剖析,深入浅出地讨论了结构之构成、功能、运行体系等等,展现了社会结构是如何支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本书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但是所蕴含之道理发人深省,时至今日仍然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社会学著作。

随感
  • 练欣宇2232443107
    《乡土中国》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从何而来,也指引着我们向何处去。在追求现代化的路上,我们既要警惕对乡土文化的盲目怀旧,也要避免陷入“去传统化”的误区。理解乡土中国,本质上是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唯有如此,才能在快速变迁的时代里,守住精神的根基,走出一条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发展之路。
  • 董涵宁243245Y111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仿佛穿梭于古老的村落之间,感受到了土地对于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
  • 1024
    青瓦炊烟,阡陌纵横,乡土中国是根系深处的文化胎记。春耕秋收的节律里,藏着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祠堂门口的晒谷场,沉淀着宗族血脉的温热。城市化浪潮冲刷下,乡土正在失语——那些口耳相传的谚语、灶台边的神话,终成泛黄的族谱。我们带着泥土记忆走进钢铁森林,却把魂灵遗落在稻花香里。
  • S132***444
    《乡土中国》书评:这本书深刻剖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性,让人对乡村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家族制度到乡土人情,无不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书中不仅讲述了乡土社会的过去和现在,更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读完此书,我深感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与记忆,值得我们去传承与发扬。这本书值得一读,尤其对于想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人来说,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S130***062
    费孝通的语言像一位蹲在田埂边聊天的老农,没有华丽的学术术语,却能用最朴素的比喻讲透大道理。比如用"泥土"比喻乡土社会的根基,说熟人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把礼俗秩序比作"无字的规矩",这些比喻都带着田间地头的朴实气息。
  • 董涵宁243245Y111
    《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老师讲述的一本有关中国社会传统世故,有关中国基层的熟人社会、人情社会的一本书籍。
  • S131***098
    《乡土中国》一书包含14篇文章,是作者在广泛调查研究后所得成果,读起来并不晦涩难懂,14篇文章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作者运用功能主义学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著作,社会影响深远。 我们经常说中国是个乡土中国、人情社会。何谓乡土中国,正如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写到“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 sy
    《乡土中国》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它让我看到中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也让我意识到,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乡土社会所蕴含的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对人情的珍视、对传统的坚守,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脉,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 ,也让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了回望来路、找寻自我的坐标。
  • 吴涛涛2032443124
    这本书年代久远,作者是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的乡村社会学,经过了十多年的研究才定稿出版。总之在那个年代,有一个学者专心致志地去做这样的一个研究,是一件让我特别感动钦佩的事情。
  • S132***653
    《乡土中国》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深远社会影响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视角,也促使我们反思自身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对社会学、人类学研究者,还是对关心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普通读者来说,这部作品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