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 外国小说/ 复活
外国小说
复活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力冈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34章)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俄罗斯的良心”、“俄国文学三巨头”之一——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巨著,心灵救赎之书。

【简介】《复活》是托尔斯泰根据真实案件,历时十年、六易其稿创作的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随感
  • O.o
    玛丝洛娃最后因众人的疏忽而被判苦役,这偶然的“疏忽”,实则是司法者对生命的冷漠、对底层的傲慢,以及整个体制对“人”的价值的彻底否定,让冤屈成为那个时代底层群体的常态。
  • 室内2403班何佳慧2024620347
    读《复活》:在救赎的荆棘路上,看见灵魂的觉醒 托尔斯泰的《复活》,从不是简单的“爱情救赎”故事,而是一把刺向时代与人性的利刃,在聂赫留朵夫与玛斯洛娃的命运纠缠里,剖开了灵魂从沉沦到觉醒的艰难旅程。 最初的聂赫留朵夫,是贵族阶层的“精致利己者”——他将玛斯洛娃的青春视作消遣,用身份与财富轻易践踏他人的尊严,直到法庭上重逢那双充满怨恨的眼睛,他才猛然惊醒:自己享受的特权,竟是建立在无数底层人的苦难之上。而玛斯洛娃的“复活”更令人动容,她从被侮辱、被损害的“卡秋莎”,到拒绝聂赫留朵夫的施舍、主动选择与底层同伴站在一起,她的觉醒不再依附于任何人,而是源于对自身尊严的重新认知。 托尔斯泰笔下的“复活”,从来不是轻松的自我原谅,而是带着血与泪的忏悔:聂赫留朵夫放弃家产、跟随苦役犯同行,玛斯洛娃在苦难中守住善良的底色,他们都在对抗时代的荒诞与自身的懦弱。合上书才懂,真正的“复活”无关他人的拯救,而是当我们直面自己的罪恶与冷漠时,愿意用行动去弥补过错,用灵魂去触碰良知——这是属于每个普通人的救赎之路,也是跨越百年依然震撼人心的力量。
  • 717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国的社会图画。
  • S136***830
    聂赫留朵夫的忏悔,从来不是一场轻巧的自我救赎,而是拖着沉重罪恶枷锁的漫长跋涉。当他在法庭上认出玛斯洛娃,昔日的浮华与放纵瞬间碎裂,露出灵魂的荒芜。
  • O.o
    前十九章里,一边是聂赫留朵夫所处的贵族圈,充斥着虚伪的礼仪、空洞的闲聊,连审判都成了走流程的“表演”;另一边是玛斯洛娃所在的底层,监狱的肮脏、被告的绝望、法律的冰冷,都在揭露制度对人的碾压。最令人震撼的,不是聂赫留朵夫的“犯错”,而是他此前长达十年的“遗忘”——他轻易地将自己的恶行合理化,甚至彻底抹去,这种“选择性麻木”,比罪行本身更显人性的荒芜。
  • ⁽⁽ଘ( ˊᵕˋ )ଓ⁾⁾
    假期宣言:“尽管好几十万人聚集在不大的一块地方,而且千方百计把他们居住的那块土地毁坏得面目全非,尽管他们把石头砸进地里,害得任什么植物都休想长出地面,尽管出土的小草一概清除干净,尽管煤炭和石油燃烧得烟雾弥漫,尽管树木伐光,鸟兽赶尽,可是甚至在这样的城市里,春天也仍然是春天 随感:这让我想起每天上班路上必经的那面旧墙。不知何时墙缝里竟长出了一株蒲公英。它那么小,小得几乎让人忽略,黄色的花朵在灰色的水泥背景上显得格外明亮。人们匆匆走过,很少有人会为它停留,但它就在那里,安静地完成自己的一生—发芽、长叶、开花、结籽,然后在某个有风的日子,把种子送往下一个可能的缝隙。这不正是托尔斯泰所说的“春天也仍然是春天”么人类的破坏力再大,终究无法取消春天。像我们可以在表面上赢得所有战斗,却永远赢不与春天的战争
  • S136***898
    《复活》,最震撼我的并非聂赫留朵夫的赎罪,而是玛斯洛娃那声沉默的惊雷——她不再是当初那个清澈的少女,也不再是后来那个愤世嫉俗的妓女。当她最终拒绝聂赫留朵夫的求婚,选择与革命者西蒙松结合时,我看到了人性最深刻的“复活”:那不是重回天真,而是在破碎中重建尊严;不是接受救赎,而是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主动权。 托尔斯泰的伟大在于,他让两个灵魂在堕落与拯救的拉锯中,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理。聂赫留朵夫通过为她奔走,实现了自我的净化;而玛斯洛娃通过拒绝他,完成了精神的独立。这种双向的成长,远比单向的牺牲更撼动人心。 真正的复活,或许就是从他人定义的“该怎样活”中挣脱出来,哪怕前路平凡,却是自己选择的、踏实的路。
  • 数财2402班黄富云
    《复活》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灵魂的救赎之路。聂赫留朵夫从一个自私的贵族,在法庭上重逢玛斯洛娃后,开始正视自己的罪过。他放弃财产,跟随玛斯洛娃流放,这个过程虽然痛苦,却让他找回了内心的善良与尊严。这让我明白,真正的“复活”不是奇迹,而是人主动忏悔、承担责任的勇气.
  • 连锁2401班吴梓杉
    “人好比河流,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到处的水都相同,但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狭窄,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人皆有善恶两面,聂赫留朵夫的觉醒恰如河水奔涌后的澄澈,启示我们于困境中亦要追寻灵魂的复活。
  • 食检2025690241陈洁
    ​从坠落走向复活,托尔斯泰写尽人性挣扎。 ​
同类书籍推荐
  • 哈利波特完整系列(Harry Potter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J.K.罗琳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J.K.罗琳
  •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 撒旦探戈(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 霍乱时期的爱情
    马尔克斯
  • 世界名著精选小说集(全25本)
    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