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名家作品/ 边城
名家作品
边城
作者:沈从文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16章)
一方优美健康的乐土,一代大师美与爱的理想!

【简介】《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是一部中篇小说,凭此书一举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书中寄托着作者关于“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较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作品。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全书共二十一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似一幅或浓或淡的水墨画,以古朴清新的语言,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随感
  • S137***191
    第一次听说乌合之众这部作品,是因为我喜欢的小说作家墨香铜臭推荐的。我喜欢这个作者的文笔她的故事,她笔下的主人公侠肝义胆,爱恨分明,她笔下的反派人物心思深沉,性格复杂。原型人物和扁平人物相得益彰,展现了作者对人物心理的透彻分析。当时听到作者说闲暇时阅读乌合之众,所以这本作品对我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心,想要以此学习她对人物的透彻分析。我便立刻找来《乌合之众》翻阅,初读时被书中对群体心理的犀利剖析所震撼——那些关于群体冲动、盲从与非理性的论述,竟与墨香铜臭笔下角色所处的“江湖群像”隐隐呼应。原来作者对人物的精准刻画,不仅源于细腻的共情,更有对群体心理规律的深刻洞察。
  • S137***464
    今日读到爷爷在雷雨夜离世,白塔坍倒。那个总是慈爱笑着、为孙女百般思量的老人,竟这样悄然退场。我忽然想到,若翠翠能早一些说出心事,若爷爷能少一分迂回的试探,结局是否会不同?人世间最痛的,原是那些本可避免的错过。
  • S137***578
    刚开始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上读到边城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我的太大波澜,这只不过是无数语文小说中不起眼的一篇。可是后来,爷爷去世了,我再翻开这本书,总是会不停的为秀秀和祖父的爷孙情所动容。这纯粹的亲情始终会让我回忆起和爷爷的点点滴滴,回忆是痛苦的。
  • S136***774
    最令人心碎的是所有错过都源于善意的隐瞒:爷爷为保护孙女而欲言又止,翠翠因羞涩而沉默,傩送因哥哥去世而负疚远走。沈从文用诗意的笔触书写着无可挽回的悲剧,在渡船与碾坊的二元对立间,现代文明已如洪水般漫浸这座桃源。当白塔倒塌又重建,不变的只有碧溪岨的流水,依旧带着无尽的等待,静静流向不可知的远方。
  • S137***059
    翠翠的世界纯粹得像溪边的卵石,她对傩送的情愫,藏在“等爷爷”的张望里,藏在月下婉转的歌声里,带着少女独有的懵懂与羞涩。老船夫的善良与执拗,顺顺父子的正直与坦荡,让茶峒成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守着淳朴的道义,用真诚对待每一个相遇的人。沈从文用细腻的笔触,将湘西的风土人情与人物的命运交织,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宁静与温暖。
  • S137***354
    多年再读沈从文的边城,又有不一样的感受,平淡的笔触徐徐写来,带着茶峒这个小镇的宁静,一开始简单的讲述了周围的环境,人物的来历,字里行间给人清静的感觉,让人内心安静
  • S137***461
    沈从文的这本边城人情味非常浓厚,翠翠和祖父的感情非常质朴,这个地方景色很美,但人情更美,不敢想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得多纯粹,还没有看到翠翠的恋爱,但应该也是很唯美的吧
  • S137***163
    边城很好看
  • S137232963
    沈从文以诗笔绘湘西,清澈的酉水、沉默的白塔与摆渡的孤舟,不仅是故事背景,更是情感载体。风雨夜的雷暴与崩毁的白塔,同人物命运紧密交织。这些景物超越了场景功能,成为纯净人性与无常命运的永恒象征,构建出哀而不伤的意境美。
  • S137***808
    巧秀是《边城》雪晴篇的核心人物,前面介绍了巧秀是一位十七岁的乡下少女,她思想单纯,拥有沉默的生命力,后面发生的事情提现当时时代少女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