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外国文学/ 摔倒了,就先原地躺会儿吧
外国文学
摔倒了,就先原地躺会儿吧
作者:申佳永、朱萱
出版社:国文润华文化传媒(北京) 有限责任公司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6章)

【简介】一个十年社畜,在经历屁股长脓疮、脱发、身体垮掉之后,她来到乡下,买下一套老房子,决心放弃结婚、放弃海外学历、放弃熟悉的工作,好好做一个农民。 想象掌控时间后一定能好好开发自我,结果第一天就在刷剧中不知不觉度过。想象悠闲泡茶的田园诗意,结果握铁锹的时间比握筷子的还要多。 作为曾经的啃老一族,离开“宿主”以后,才知道一提卷纸的价格,后悔离开前没多从父母家偷点大米;曾是能躺着就不站着的宅女、手无缚鸡之力的脆皮打工人,如今却必须肩扛水泥,开着挖掘机用25吨泥土铺院落;想依靠退休的妈妈帮忙种地,妈妈却留下一句“妈妈可不像你这么闲,加油哦”连夜跑回首尔。 她终于明白,选择自由,也要独立承担后果。 她才体验到,勇敢面对从未遇到过的失控、挑战、可能性,开启全新的,也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是如此快乐。

随感
  • S137***235
    这就像是戳中社畜的“真实日记”:逃去乡下的社畜,想掌控生活却刷剧荒废全天,盼田园诗意却扛水泥铺院,连妈妈都“甩锅”跑路——狼狈又好笑,却精准戳中当代人的紧绷。从素食的无奈里藏着对生活的妥协,不婚的清醒中是对自我边界的坚守,再到时间失控时的懊恼映照着普通人的日常挣扎,这本书没有逆袭爽文的热血桥段,唯有“允许躺平”的松弛与包容。它告诉我们,不必逼自己时刻精进,人生本就无需全程紧绷,摔倒后原地喘息片刻,不是退缩,而是与自己和解的开始。那些看似“没用”的停顿,从来不是浪费,而是为了积攒力量,更踏实地重新站起。
  • S137***235
    作者从熬坏身体的十年职场逃到乡下,农耕日常满是笨拙翻车——松土机失控、施肥烧苗、绑蔓机钉反钉子,狼狈里裹着逃离996的真实松弛。面对高薪挖角的动摇,更像我们的挣扎:从前为钱熬垮自己,如今才懂自主生活比数字珍贵。她与朋友的疏离、和衰老的和解,都是成年人的通透:不用硬撑“正常”,摔了就躺会儿,慢下来的人生,哪怕笨拙也藏着治愈。
  • S137***269
    原地躺会也挺好
  • S137***652
    这不是鼓励躺平,而是教会我们与“不完美”和解。摔倒、犯错、遭遇挫折,都是人生的常态,不必因一时的狼狈而自我否定。就像文中传递的,接纳当下的困顿,给自 己一点时间整理心绪,那些曾以为跨不过去的坎,或许在“躺一会儿”的松弛里,就有了迈过去的勇气。 生活不该是紧绷的弦,偶尔的停顿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愿我们都能学会,在摔倒时不急于自责,在疲惫时不强迫硬撑,给生活留一点弹性,也给自 己留一份温柔。
  • S137***652
    我们总在奔跑中忘记,人生不是永动的机器,允许自己有“故障停机”的时刻。原地躺下时,或许能看见平时匆忙错过的云,听见风穿过树叶的轻响,甚至只是单纯感受地面的坚实——这种短暂的“失重后落地”,反而能让人从慌乱中抽离,看清摔倒的缘由,也积攒重新站起的力气。
  • S137***235
    这篇文字里的“折腾”,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很多人的迷茫与觉醒。从追着“美国梦”埋头苦读却越学越空,到沙漠里抡夯锤时意外撞破“原来我能这么强”,再到乡下院子里铲土铺砖、错了又重来——作者把“逃离”活成了“重建”。 最戳人的是她对“不完美”的和解:从前靠“不努力”护着自尊心,后来在泥土里明白“摔七次爬七次”才是人生。那些看似跑偏的路(辍学建土屋、重拾被放弃的画画),其实是在把“别人的标准”换成“自己的感受”。 她的“血泪史”哪里是改造院子,分明是在掰正被社会规训的自己:原来不用当“天才”,不用追“有用”,哪怕选一份不赚钱的爱好,哪怕院子杂草重来,只要是“自己选的路”,就是在好好活着。
  • S137***235
    主角从都市社畜转身做农民,本以为是逃离喧嚣的救赎,却被四百万生活费、母亲“入侵”式陪伴打得措手不及。这让我明白,所谓自由,从来不是逃避,而是清醒地承担选择的重量。 她在乡下挥汗如雨时,我看到了自己对“躺平”的误读——真正的舒展,是在认清生活成本、与父母的羁绊后,仍能在泥土里种出诗意。就像她从阴暗房间走到阳光下,我们也该在摔倒时别怕停顿,因为每一次“原地躺会儿”,都是为了更从容地重启人生。
  • S138***937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总在“努力”的赛道上狂奔,用文凭、证书堆砌所谓的价值。而这本书里,十年社畜的主角在身体垮掉后奔赴乡下,在泥土与铁锹的质朴里,撕开了世俗定义的“成功”假面。 它像一剂温柔的清醒剂,让我们看见:当我们为了简历上的“塞经历”而疲于奔命时,却忽略了生活本身的温度。摔倒后不必急着爬起,原地躺会儿,听听风、摸摸土,或许才能真正明白,那些被社会规训的“努力”,远不及内心的自洽与对生活本真的触摸来得珍贵。在这个焦虑的时代,这样的文字,给了我们喘口气的勇气。
  • S137***235
    这本书真的很好看。主角从拼命往简历“塞经历”的赛道赛马,摔进乡下的铁锹与泥土堆里,才猛然醒悟:那些被文凭、证书定义的“努力”,不过是社会规训的枷锁。她曾因无学历在职场碰壁,又因十年社畜生涯身心俱疲,最终在田园修房、种地的汗水中,将“证明自己”解构为“守护自己”——当她放下对他人眼光的执念,扛水泥、开挖掘机时,竟在失控的生活里触碰到真实的自我。这份“摔倒后先躺会儿”的通透,是给所有焦虑者的救赎:人生从无统一剧本,允许自己暂停、试错,在不被定义的节奏里,反倒能在泥土与汗水中,浇灌出独属于自己的生命花期。
  • S131***239
    10.22作者小时候观看人们为了象牙杀戮大象的纪录片感到十分悲伤,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看见人们有意无意地杀死动物的现象不禁感到疑惑,人们为自己爱自然找各种理由,但是在作者看来爱是不需要理由的,爱是不去打扰任其自由的
同类书籍推荐
  • 小王子
    安东尼·圣埃克苏佩里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
  • 童年
    高尔基
  • 童年
    高尔基
  • 麦田里的守望者
    J.D.塞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