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记/ 人物传记/ 苏东坡传
人物传记
苏东坡传
作者:林语堂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阅读

扫码读书
书籍信息目录(共36章)

【简介】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也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随感
  • S136***101
    读《苏东坡传》,我看到了一个在宦海浮沉中依然热爱生活的灵魂。他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但他总能将苦难化为诗酒与美食。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教会我们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活出自己的风采与趣味。
  • XQdy
    苏轼是宋代文学巅峰人物,诗文书画俱佳,以“豪放派”词风破宋词柔靡,《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传唱千古。 他一生仕途坎坷却豁达通透,贬谪中仍创“东坡肉”、修苏堤,将生活苦酿成诗意,是文人风骨与生活智慧的完美融合。
  • S137***073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S137***621
    读《苏东坡传》23-25章感悟 这三章里,苏东坡贬谪生涯的“苦”与“活”最戳人——贬至惠州、儋州,无官权、缺物资,甚至要自己垦荒造屋,却把日子过出了烟火气。 他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是炫耀口腹之欲,是把贬谪的失意嚼成了清甜;修桥、办学、改良农具,没把自己当“落魄官员”,只做“帮当地人办事的苏子瞻”。最动人的从不是他的才华,是哪怕被命运摔进泥泞,仍能弯腰捡颗甜荔枝,顺手给旁人也栽棵果树的通透。困境里不拧巴、不躺平,把“贬谪”过成“扎根”,这才是他最难得的“活法”。
  • S137***694
    苏东坡为文之道:行文如行云流水,不拘修辞法则,情思美妙且表达精准时,文章简洁、自然、轻灵、飘逸的上好风格便自然形成。
  • S137***527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S137***359
    读《苏东坡传》第三天,了解了苏轼的父亲科考与小小的苏轼的志向。
  • S137***852
    他做地方官时,总在为具体的人解决具体的事。在杭州,他亲自设计堤坝,解决水患;在广州,他推广竹制管道,让百姓喝上清水;哪怕被贬惠州,看到当地农具落后,他也会动手改进,教人使用。他没有留下什么惊天动地的政论,却在这些琐碎的务实中,践行着最本分的关怀。这种不尚空谈、专注解决眼前问题的实在,或许才是他穿越千年依然动人的根本。
  • S137***522
    提起苏东坡,大家一定能想到他的诗词,写勇气,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写珍惜当下,他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写思念他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写人生感悟他说: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写豁达他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S137***927
    随着两个女人的相继去世,苏东坡的守护神仿佛也随之而去。在一次一次的建议中,他敢于直言,敢于直谏,却始终没有受到贬谪,受到排挤,多少有一些原因是来源于这两位。他们懂苏东坡,他们信任苏东坡。在奏疏得不到回复,民生问题的不到解决时,太后对皇帝直言,直问百官。在人生境遇不利时,他的夫人开解他,体谅他,帮助他。之后,苏东坡转入了“人生低谷”
同类书籍推荐
  • 鲁迅
    李正蕊
  • 色戒
    夏世清
  • 鲁迅传套装
    许寿裳
  • 人民文豪鲁迅
    李平心
  • 苏东坡新传
    李一冰
  • 苏东坡传
    林语堂